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苏州大学李桢研究发现超小无机纳米颗粒可修复受损脑膜淋巴管,促进帕金森病治疗

2025-10-15
3797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iNature


脑膜淋巴管(MLVs)已被证实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例如创伤性脑损伤(TBI)、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以及脑肿瘤。脑膜淋巴管的损伤会加剧上述疾病的病理进展,并显著削弱治疗效果。因此,针对受损脑膜淋巴管的靶向修复已成为治疗此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一项创新策略。


2025 年 10 月 1 日,苏州大学李桢独立通讯在PNAS(IF=9.4)在线发表题为“Ultrasmall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repair damaged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to boost Parkinson’s disease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无机Cu₂₋ₓSe纳米颗粒能够修复受损的脑膜淋巴管,恢复其结构与功能。


此类纳米颗粒不仅促进淋巴管的生长发育,还可增强受损脑膜淋巴管的引流能力,从而促进免疫细胞和大分子物质经由该途径转运。与传统的脑膜淋巴管修复方式(手段)不同,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无机纳米颗粒可刺激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进而促进脑膜淋巴管结构与功能的恢复。Cu₂₋ₓSe纳米颗粒介导的脑膜淋巴管引流功能增强,显著缓解了由预制纤维(PFFs)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症状。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纳米颗粒能够像VEGF-C一样促进脑膜淋巴管的生长发育,为修复受损脑膜淋巴管、提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创新策略。


640 (32).png

近年来,脑膜淋巴管(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MLVs)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的关键作用被逐步揭示。早期研究认为,大脑缺乏经典的淋巴引流系统,并具有“免疫豁免”特性。然而,Louveau 等人在 2015 年发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可通过新的途径流入颈部淋巴结,揭示了脑膜中存在一套独特的淋巴管网络,能够将脑膜和脑脊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引流至深颈淋巴结(deep cervical lymph nodes, dCLNs)。这种 MLVs 与 dCLNs 之间的物理连接可通过伊文思蓝或荧光染料可视化。此外,在脑膜内还观察到大量免疫细胞。除小鼠外,后续研究也在人体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证实了 MLVs 的存在。

脑膜作为脑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监测颅内免疫、外周免疫细胞输送以及免疫细胞向颈部淋巴结的引流中起关键作用,这一过程依赖于 C-C 趋化因子受体 7(CCR7)和其配体 C-C 趋化因子配体 21(CCL21)。MLVs 的缺失会降低 LYVE1 表达,从而阻碍脑脊液中代谢产物的排出和免疫细胞的迁移,进而减弱脑内的反应性 T 细胞炎症。这些发现强调了脑膜与脑及外周免疫反应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MLVs 分布于多个脑区,包括颅背部、筛板、基底层及小脑延髓池。自其解剖学结构被发现以来,研究者对其在 CNS 中的功能进行了广泛探索。研究显示,MLVs 可影响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增强其功能有助于改善脑内废物清除并减轻神经炎症。MLVs 的损伤会阻碍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恢复,同时其结构完整性会随年龄增长而退化,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脑膜淋巴系统的破坏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疾病的病理进展。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小鼠中,脑膜淋巴系统显著影响 Tau 蛋白和 β-淀粉样蛋白(Aβ)的清除效率。除 AD 外,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也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阻断脑膜淋巴循环会增加 PD 小鼠中的 α-突触核蛋白(α-syn)病理沉积,近期临床研究也在 PD 患者中证实了这一现象。PD 与 MLVs 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这种异常会加重 α-syn 病理改变,并导致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这些研究提示,重塑脑膜淋巴网络并增强 MLVs 功能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640 (33).png
模式机理图(图片源自PNAS)

脑膜淋巴内皮细胞通常呈现出 Prox1/VEGFR3/LYVE1 表型,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C)结合可促进淋巴管的生长与发育,这一信号通路对于 MLVs 的形成至关重要。VEGF-C 或 VEGFR3 的缺失会导致显著的淋巴管发育缺陷。因此,通过调控 VEGF-C/VEGFR3 信号通路来重塑脑膜淋巴网络,已被用于 CNS 疾病治疗研究。例如,注射表达 VEGF-C 的 AAV 病毒可有效促进 MLVs 生长,并增强脑脊液向颈部淋巴结的引流。类似地,外源性 VEGF-C 给药可增强 MLVs 功能,并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此外,物理性非接触多感官刺激可促进 MLVs 扩张和脑脊液流动,从而加速脑内淀粉样蛋白清除。近红外照射可改善脑膜淋巴内皮细胞的线粒体代谢和一氧化氮(NO)表达,调节淋巴引流,降低老龄及 AD 小鼠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水平,缓解神经元损伤,减缓病理进展,并改善认知功能。同时,冰片(borneol)也被报道能通过上调 FOXC2、VEGF-C 和 LYVE1 的表达,促进淋巴生成,改善淋巴管通透性和内径,从而增强脑膜中大分子物质向颈部淋巴结的引流。然而,目前尚无关于利用无机纳米材料修复受损 MLVs 的报道。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PVP)功能化的超小铜硒化物(Cu₂₋ₓSe)纳米颗粒(CSPVP)修复受损脑膜淋巴管的策略。这些无机纳米颗粒可沿淋巴管运输,调控 MLVs 的发育与功能,并增强脑脊液的淋巴引流。其作用机制涉及 VEGF-C/VEGFR3 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以钙依赖性方式启动下游分子和转录反应。重要的是,作者在 PFFs 诱导的 PD 小鼠模型中应用 CSPVP 纳米颗粒修复受损 MLVs,显著改善了运动协调障碍和记忆功能缺陷。治疗同时显著增强了脑膜淋巴引流,降低了脑内 α-syn 蛋白水平,并减少了脑脊液中的 α-syn 含量,从而缓解了 PD 小鼠的运动和认知障碍。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先进的无机纳米颗粒在修复受损脑膜淋巴管、增强脑脊液引流及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503434122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5

学术会议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1-07
【SPIE出版】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
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将于 2024年10月31日-11月02日在中国南昌举行。本次会议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主要围绕“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
2025-10-31
【ACM出版|稳定EI检索|设优秀论文评选】2025年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CDC 2025)
2025年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CDC 2025)将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等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0-31
【IEEE出版,终轮征稿】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
聚焦“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研究,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将于 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江门举行。延续EIECT的“分享·交流”精神,我们
2025-10-24
【IEEE、快至会后4个月检索|重邮主办】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
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将于2025年11月7-9日于安徽省芜湖市举办,本届会议由安徽工程大学主办,IEEE Xplore、EI、Scopus收录
2025-11-07
【10.17末轮截稿|连续5届EI检索|ACM出版】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
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
2025-10-24
相关资讯

重磅!中科大、清华大学创造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47906

20

2023-05-31

985高校,突破半世纪极限!

据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消息,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模仿我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状分形沙垄结构,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该结构减阻率较之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47129

25

2023-04-04

中山大学刘炜等团队研究发现衰老重组的代谢线索通过DRAM1促进自噬和衰老

中山大学刘炜等团队研究发现衰老重组的代谢线索通过DRAM1促进自噬和衰老

4012

4

2025-10-15

沈阳药科大学王立辉团队通过巴豆酰化激活表观遗传重编程克服了肺癌患者对EGFR-TKI治疗的耐药性

沈阳药科大学王立辉团队通过巴豆酰化激活表观遗传重编程克服了肺癌患者对EGFR-TKI治疗的耐药性

3905

5

2025-10-15

苏州大学王洪枫/应征研究发现异源三聚体PPP2/PP2A是调控LC3B去磷酸化的新型调节因子

苏州大学王洪枫/应征研究发现异源三聚体PPP2/PP2A是调控LC3B去磷酸化的新型调节因子

3893

5

2025-10-15

武汉大学赵鹏团队表明,有害的microRNAs的降解保护了受精卵细胞

武汉大学赵鹏团队表明,有害的microRNAs的降解保护了受精卵细胞

4007

4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