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苏州大学王洪枫/应征研究发现异源三聚体PPP2/PP2A是调控LC3B去磷酸化的新型调节因子

2025-10-15
3893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iNature


Atg8家族蛋白是自噬体相关蛋白,在巨自噬/自噬(一种降解缺陷或过量细胞成分的保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Atg8家族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调控自噬过程的多个环节。在此背景下,已有研究发现多种Atg8家族蛋白相关激酶可调控自噬,但介导Atg8家族蛋白去磷酸化的磷酸酶仍属未知。


2025 年 10 月 8 日,苏州大学王洪枫和应征共同通讯在Autophagy(IF=14.6)在线发表题为“PPP2/PP2A-mediated dephosphorylation of LC3B links PINK1-PRKN/Parkin-mediated mitophagy to SCA12 path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异源三聚体PPP2/PP2A(蛋白磷酸酶2)是调控LC3B去磷酸化的新型调节因子。


机制研究表明,PPP2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可减弱LC3B与线粒体自噬受体OPTN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阻碍PINK1-PRKN/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过程中吞噬泡向线粒体的募集。值得注意的是,过表达PPP2R2B(蛋白磷酸酶2调节亚基Bβ)的β2亚型(PPP2R2Bβ2)可模拟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SCA12)的病理状态,该操作通过增强PPP2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及减少线粒体损伤后吞噬泡的线粒体募集,最终损害神经元存活。重要的是,小分子化合物去铁酮(DFP)通过药理学诱导线粒体自噬,可缓解PPP2R2Bβ2介导的神经元毒性。综上所述,作者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蛋白质去磷酸化负向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也为阐释PPP2R2Bβ2介导的SCA12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640 (30).png

巨自噬/自噬是一种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能够响应多种应激以实现物质循环并维持细胞稳态。在自噬过程中,哺乳动物的Atg8家族蛋白与吞噬泡膜上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促进自噬体形成;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质(称为“货物”)被吞噬泡包裹,这些吞噬泡成熟为自噬体后与溶酶体融合,完成货物降解及其分解产物的回收。根据货物的特异性,存在多种选择性自噬形式,包括线粒体自噬——一种降解受损线粒体的选择性过程。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PINK1(PTEN诱导激酶1)-PRKN/Parkin(parkin RBR E3泛素蛋白连接酶)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一种研究较为深入的类型)中,PINK1稳定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并通过自磷酸化激活,进而招募并磷酸化E3泛素连接酶PRKN。PINK1与PRKN协同通过磷酸化泛素链标记受损线粒体。随后,选择性自噬受体如OPTN(视神经蛋白)、CALCOCO2/NDP52(钙结合及卷曲螺旋结构域2)和SQSTM1/p62(sequestration 1)识别磷酸化多聚泛素链,并与Atg8家族蛋白相互作用以确保自噬体形成。

Atg8家族蛋白包含两个亚家族:(1)MAP1LC3A/LC3A、MAP1LC3B/LC3B和MAP1LC3C/LC3C,以及(2)GABARAP、GABARAPL1和GABARAPL2。在自噬(包括线粒体自噬)过程中,Atg8家族成员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可调控蛋白功能并最终影响自噬或线粒体自噬进程。既往研究表明,多种激酶通过磷酸化Atg8家族蛋白来调控自噬体形成、运输及自噬体-溶酶体融合,然而介导Atg8家族蛋白去磷酸化的磷酸酶尚未见报道。

640 (31).png
模式机理图(图片源自Autophagy)

由支架A亚基(PPP2R1)、调节B亚基(PPP2R2)和催化C亚基(PPP2C)组成的异源三聚体PPP2/PP2A(蛋白磷酸酶2)与自噬过程相关。其中,PPP2R2Bβ2(PPP2相关调节B亚基PPP2R2B的多种异构体之一)是通过PPP2R2B转录本可变剪接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PPP2R2B基因非编码区异常的CAG重复序列扩展会导致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SCA12)——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退行性疾病。正常个体中CAG重复序列长度为9-28个三联体,而SCA12患者中该序列扩展至55-78个三联体,通过上调PPP2R2B转录导致其表达增加。既往研究显示,PPP2R2Bβ2异构体可通过其N端线粒体靶向序列转位至线粒体,并与TOMM22导入受体相互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介导PPP2的线粒体募集。尤为重要的是,PPP2R2Bβ2的高表达水平可导致神经毒性。然而,PPP2R2Bβ2上调介导神经毒性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本研究报道PPP2作为LC3B的蛋白磷酸酶,可阻断LC3B向受损线粒体的募集。重要的是,SCA12相关的PPP2R2Bβ2过表达增强了PPP2介导的LC3B去磷酸化,并导致神经元损伤,而这种损伤可被铁螯合剂去铁酮(DFP)缓解——该药物能刺激线粒体的自噬性降解。对PPP2调控LC3B机制的解析不仅揭示了线粒体质量调控的基础分子机制,也为SCA12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提示通过药物调控PPP2活性改善缺陷性线粒体自噬可能具有治疗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5.2572528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5

学术会议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1-07
【SPIE出版】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
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将于 2024年10月31日-11月02日在中国南昌举行。本次会议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主要围绕“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
2025-10-31
【ACM出版|稳定EI检索|设优秀论文评选】2025年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CDC 2025)
2025年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CDC 2025)将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等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0-31
【IEEE出版,终轮征稿】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
聚焦“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研究,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将于 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江门举行。延续EIECT的“分享·交流”精神,我们
2025-10-24
【IEEE、快至会后4个月检索|重邮主办】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
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将于2025年11月7-9日于安徽省芜湖市举办,本届会议由安徽工程大学主办,IEEE Xplore、EI、Scopus收录
2025-11-07
【10.17末轮截稿|连续5届EI检索|ACM出版】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
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
2025-10-24
相关资讯

重磅!中科大、清华大学创造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47906

20

2023-05-31

985高校,突破半世纪极限!

据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消息,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模仿我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状分形沙垄结构,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该结构减阻率较之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47129

25

2023-04-04

中山大学刘炜等团队研究发现衰老重组的代谢线索通过DRAM1促进自噬和衰老

中山大学刘炜等团队研究发现衰老重组的代谢线索通过DRAM1促进自噬和衰老

4012

4

2025-10-15

沈阳药科大学王立辉团队通过巴豆酰化激活表观遗传重编程克服了肺癌患者对EGFR-TKI治疗的耐药性

沈阳药科大学王立辉团队通过巴豆酰化激活表观遗传重编程克服了肺癌患者对EGFR-TKI治疗的耐药性

3905

5

2025-10-15

苏州大学李桢研究发现超小无机纳米颗粒可修复受损脑膜淋巴管,促进帕金森病治疗

苏州大学李桢研究发现超小无机纳米颗粒可修复受损脑膜淋巴管,促进帕金森病治疗

3797

5

2025-10-15

武汉大学赵鹏团队表明,有害的microRNAs的降解保护了受精卵细胞

武汉大学赵鹏团队表明,有害的microRNAs的降解保护了受精卵细胞

4007

4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