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团队最新研究,上厕所玩手机,或增加患痔疮风险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醒来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甚至上厕所也离不开手机。
痔疮是门诊第三大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每年有近400万人次就医,数量甚至超过了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目前,尚不清楚上厕所玩手机与痔疮风险之间的关联。
2025年9月3日,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在" PLOS On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martphone use on the toilet and the risk of hemorrhoid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上厕所玩手机可能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与痔风险增加46%相关,这可能与延长如厕时间有关。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125名参与者,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他们在厕所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通过结肠镜检查报告评估痔疮,探讨了使用智能手机上厕所与痔疮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总的来讲,在所有人中,66%的人上厕所刷手机,其中37.3%的人每次上厕所的时间超过5分钟,而在上厕所不使用手机的人中,超过5分钟的仅有7.1%。
分析发现,上厕所玩手机与痔风险增加46%相关,即便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运动量、排便用力程度和纤维摄入量后,这一关联仍然显著。
如厕玩手机增加痔疮风险(图:论文截图)
从使用手机具体内容上看,最常见的是阅读新闻(54.3%)和使用社交媒体(44.4%)。
研究人员表示,上厕所玩手机可能改变了人们的如厕习惯,延长了如厕时间,可能增加了盆腔压力,从而导致痔疮的形成。
尽管如此,研究团队强调,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仅表示相关性,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未来还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一发现。
综上,这项研究首次通过科学数据,揭示了上厕所玩手机与痔疮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提醒人们,应减少上厕所使用手机的时间,以降低痔疮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32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