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EHJ(IF=38)| 不要熬夜!不要上夜班!上海交通大学陆颖理/王宁荐/夏芳珍等发现上夜班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

2025-05-28
5968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iNature


心房颤动 (AF) 是临床实践中管理的最普遍的心律失常,通常作为心力衰竭 (HF) 的原因或后果发生。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全世界约有 3760 万心房颤动 (AF)  患者,包括2017 年有 300 万新发 AF 和 287000 人死于 A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轮班工作,尤其是夜班工作,对个人健康和器官有不利影响。夜班工作可能会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影响新陈代谢和激素的分泌,长期夜班工作的影响可能更显著。 因此,夜班与新陈代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各种变化有关可能与 AF 相关;然而,缺乏关于夜班与 AF 关联的数据。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陆颖理,王宁荐,夏芳珍及杜兰大学祁禄共同通讯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IF=38)在线发表题为“Long-term night shift wor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队列研究包括 283657 名无 AF 的有偿就业或自雇参与者,以及 276009 名在 UK Biobank 基线时没有 CHD、中风和 HF 的参与者。获取当前和终生夜班工作信息。计算 AF 的加权遗传风险评分。

在 10.4 年的中位随访期间,记录了 5777 例 AF 病例。从“日班”、“轮班但从不/很少上夜班”和“一些夜班”到“通常/永久夜班”,发生 AF 的风险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趋势 P 为 0.013)。通常或永久夜班与最高风险相关 [风险比 (HR) 1.16, 95% 置信区间 (CI) 1.02–1.32]。考虑到一个人的终生工作时间表,与从不夜班的轮班工人相比,持续时间超过 10 年且平均 3-8 晚/月接触夜班工作频率的参与者具有更高的 AF 风险(HR 1.18,95% CI 0.99– 1.40 和 HR 1.22,分别为 95% CI 1.02–1.45)。当前和终生夜班与 AF 之间的这些关联并未因 AF 的遗传易感性而改变。通常/永久的当前夜班,≥10 年和终生夜班 3-8 夜/月与更高的冠心病(CHD)风险显著相关,但是与中风/HF无关。

总之,无论遗传性 AF 风险如何,当前和终生夜班暴露都与 AF 风险增加有关。夜班暴露也增加了 CHD 的风险,但不会增加中风或 HF 的风险。减少夜班工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否可能代表在工作期间及以后改善心脏健康的另一种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640 (13).png


心房颤动 (AF) 是临床实践中管理的最普遍的心律失常,通常作为心力衰竭 (HF) 的原因或后果发生。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全世界约有 3760 万 AF 患者,包括2017 年有 300 万新发 AF 和 287000 人死于 AF。美国心脏协会表示,通过干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对 AF 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至关重要。肥胖、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可改变的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 AF 的发生有关。考虑到 AF 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应研究新的危险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压力的加剧和劳动分工的细化,轮班工作在现代社会的员工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根据第六次欧洲工作条件调查,近 21% 的工作人口从事轮班工作,被确定为常规白天之外的不规则工作时间表,通常分为日班、夜班、轮班和其他类型的轮班工作。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轮班工作,尤其是夜班工作,对个人健康和器官有不利影响。夜班工作可能会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影响新陈代谢和激素的分泌,长期夜班工作的影响可能更显著。一些研究集中于夜班工作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强调夜班工作终生持续时间的重要作用。 因此,夜班与新陈代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各种变化有关可能与 AF 相关;然而,缺乏关于夜班与 AF 关联的数据。

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风险在 AF 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作用。最近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约 140 个与 AF 相关的基因座。遗传易感性可能会改变环境因素与心脏代谢疾病之间的关联; 然而,关于遗传风险与夜班对 AF 风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知之甚少。

该研究使用来自英国生物银行 (UKB) 的 283657 名参与者队列,该研究的目标是测试当前夜班工作是否与 AF 相关。根据终生就业报告,该研究检查了较长时间和更频繁的夜班工作是否与较高的 AF 风险相关。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夜班工作与遗传性 AF 易感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风险的影响。此外,夜班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CHD)、中风和心衰)之间的关联也被作为次要目标进行测量。


640 (14).png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European Heart Journal 


在 10.4 年的中位随访期间,记录了 5777 例 AF 病例。从“日工”、“轮班但从不/很少上夜班”和“一些夜班”到“通常/永久夜班”,发生 AF 的风险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趋势 P 为 0.013)。通常或永久夜班与最高风险相关 [风险比 (HR) 1.16, 95% 置信区间 (CI) 1.02–1.32]。考虑到一个人的终生工作时间表,与从不夜班的轮班工人相比,持续时间超过 10 年且平均 3-8 晚/月接触夜班工作频率的参与者具有更高的 AF 风险(HR 1.18,95% CI 0.99– 1.40 和 HR 1.22,分别为 95% CI 1.02–1.45)。当前和终生夜班与 AF 之间的这些关联并未因 AF 的遗传易感性而改变。通常/永久的当前夜班,≥10 年和终生夜班 3-8 夜/月与更高的冠心病(CHD)风险显著相关,但是与中风/HF无关。

总之,无论遗传性 AF 风险如何,当前和终生夜班暴露都与 AF 风险增加有关。夜班暴露也增加了 CHD 的风险,但不会增加中风或 HF 的风险。减少夜班工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否可能代表在工作期间及以后改善心脏健康的另一种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陆颖理教授、美国杜兰大学祁禄教授和夏芳珍副主任技师是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王宁荐副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孙颖硕士、张豪杰硕士和王斌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申康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的资助。


参考消息: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urheartj/ehab505/6347324?redirectedFrom=fulltext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MET 2025)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08月22-2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现代管理”“教育”“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8-22
【合作ACM出版|高录用稳检索|价格实惠】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
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于中国-哈尔滨举行。大会将汇聚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共享学术盛宴。
2025-08-15
【IEEE出版|院士/Fellow报告|EI稳定】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
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定于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供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更多合作机遇。
2025-08-15
【IEEE 出版丨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
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2025-08-22
【SPIE出版,河南工业大学校内召开】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 2025)
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2025)定于2025年8月8-10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会议旨在为从事“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2025-08-08
【欧洲会议|可线上线下参会】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
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在中国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9-10
相关资讯

重磅!中科大、清华大学创造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47660

20

2023-05-31

985高校,突破半世纪极限!

据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消息,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模仿我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状分形沙垄结构,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该结构减阻率较之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46855

25

2023-04-04

ACS Nano丨清华大学刘凯等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超声触发生物发光来增强SPDT的可控策略

ACS Nano丨清华大学刘凯等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超声触发生物发光来增强SPDT的可控策略

3813

5

2025-07-31

Adv Sci丨武汉大学刘金平等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机凝胶可有效消除初级冰成核位点

Adv Sci丨武汉大学刘金平等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机凝胶可有效消除初级冰成核位点

4818

3

2025-07-31

精准测甲醛!华科大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精准测甲醛!华科大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4910

2

2025-07-29

IF 52.7!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铁死亡领域最新成果

IF 52.7!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铁死亡领域最新成果

4640

4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