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分别登上Cell、Nature和Science。
2023年6月2日,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团队和四川大学刘建全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题为“Hybrid origin of a primate, the gray snub-nosed monkey”的长篇研究论文(Wu et al., Science 380, eabl4997, 2023)。
2023年5月31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余金权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Transannular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cycloalkane carboxylic ac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两类配体-喹啉吡啶酮(L1, L2)和磺胺吡啶酮(L3) -使小到中型环烷烃羧酸的γ-亚甲基C-H跨环芳基化,环尺寸从环丁烷到环辛烷不等。
5月26日,Science杂志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立东教授课题组在电子制冷材料及器件的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Lattice plainification advances highly effective SnSe crystalline thermoelectrics,该工作提出了“lattice plainification(晶格素化)”概念,通过降低硒化锡(SnSe)晶格中的空位浓度,大幅削弱了晶格缺陷对载流子的散射,实现了载流子迁移率的显著提升。制备的热电器件在300K温差下实现了12.2%的发电效率及室温下61.2K的最大制冷温差。
5月24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主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由长沙理工大学“湖湘学者”特聘教授刘小春科研团队和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团队合作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5月28日,记者从国际超算大会ISC2023获悉,华中科技大学并行数据存储实验室联合华为分布式存储和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研发的OceanFS2超算文件系统,以突破性技术获得IO500(超算存储500强)的“Research10节点榜单”总分第一、带宽性能第一和元数据性能第一,并将IO500世界纪录提高15倍以上。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何祝兵等研究者报道了一种基于二甲基吖啶的分子掺杂工艺,该工艺构建了一个匹配良好的p-钙钛矿/ITO接触,并实现了晶界的全面钝化,获得了25.39%的认证功率转换效率(PCE)。
2023年5月24日,清华大学黄小猛及美国康奈尔大学Yiqi Luo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Microbial carbon use efficiency promotes global soil carbon storag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能够促进全球土壤碳储存。
5月11日,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谭韬/陈永昌/季维智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兵团队及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吴军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发表题为Ex utero monkey embryogenesis from blastocyst to early organogenesis的研究论文。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固定研究员、湖北洪山实验室于晓教授,德州农工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系的何平教授和单立波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phospho-switch constrains BTL2-mediated phytocytokine signaling in plant immunity的研究论文。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US Higher Education”被国际公认经济学与统计学顶级期刊《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正式接受,是辽宁大学建校以来经济学科发表的最高水平的国际期刊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