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Adv Sci丨武汉大学刘金平等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机凝胶可有效消除初级冰成核位点

2025-07-31
4854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iNature

过冷保存技术在延长器官保存期限方面前景广阔。然而,过冷系统易受随机冰核的影响,这可能对器官造成致命损伤。

2025年7月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金平,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刘抗、黄志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Anti-Icing Organogel Enables Quasi-Homogeneous Supercooling Preservation of Mouse Hear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由纳米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油组成的有机凝胶界面,该界面为冰核的形成提供了显著的能量屏障,与均相冰核相当。

该有机凝胶有效地消除了主要的冰核形成位点,从而实现了不依赖冷冻保护剂或机械灌注的准均相过冷保存系统。通过一系列统计实验,该方法能够维持稳定的过冷度,并将小鼠心脏在−4°C下保存长达72小时。多尺度的综合评估表明,−4°C下36小时的过冷保存可通过调节线粒体结构和降低代谢率显著减轻心脏损伤。利用心脏移植模型,对移植后长达3个月的预后评估,确认了准均质系统内的过冷保存,与临床应用的低温保存方法相比,其保存时间可延长一倍。


640.jpg

器官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疗法。然而,器官移植实践的进步正面临着全球器官捐献者短缺的严峻危机。导致这一危机的一个根本因素是缺乏有效的长期器官保存技术。目前,临床使用的保存方法,例如静态控制低温和机械灌注系统,只能提供几个小时的存活时间。将保存时间延长至24小时以上将有助于改善供体与受体的匹配,优化移植耐受方案,并确保为受体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进步将提高全球器官共享的效率,并显著缓解器官捐献者短缺危机。
过冷保存技术有可能显著延长器官的保存期限,因为温度每降低10°C,代谢率就会减半,从而减缓器官的恶化速度。然而,过冷水本质上是亚稳态,容易发生自发冰核,这可能会对器官造成灾难性的损害。传统上,实现稳定的零下保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冷冻保护剂 (CPA) 来降低凝固点。Berendsen 等人将冷冻保护剂与机器灌注相结合,将大鼠肝脏在 −6 °C 下保存 72 小时。随后,他们将该方法应用于人体肝脏,并成功地将器官的体外寿命延长至 -4 °C 下的 27 小时。对于心脏保存,临床医生正在实施供体心脏的体外灌注系统(器官护理系统),以延长体外保存时间。然而,心脏移植的过冷保存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完全未被探索。Que 等人使用 PEG 和葡萄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小鼠心脏在 −8 °C 下保存 144 小时,代表了心脏过冷保存领域的最新进展。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使用冷冻保护剂并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具有细胞毒性,并且可能对人体器官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二甲基亚砜的急性毒性可能在个别患者中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这些保存系统通常需要机械灌注,这增加了复杂性、成本和操作难度。这些局限性对临床转化构成了重大障碍,尤其对于人体器官而言。因此,理想的保存策略是在尽可能少的外源性化合物的介质中进行静态保存。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机凝胶界面,它具有较大的冰成核能垒,可以消除过冷系统中的主要冰成核位点。该有机凝胶能够实现准均质过冷保存,而无需依赖冷冻保护剂或机械灌注。一系列统计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使保存系统稳定地过冷,将器官在−4°C下维持长达72小时。我们还进行了一项多尺度的综合评估,以探究保存温度对器官损伤和储存期间代谢变化的影响。利用心脏移植模型并对移植后三个月的预后进行评估,我们证实了与临床应用的低温保存方法相比,准均质系统内的过冷保存可以显著延长保存时间。


640 (1).jpg
图1 准均质保存剂方案及表征(图源自Advanced Science )

参考消息: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6968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MET 2025)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08月22-2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现代管理”“教育”“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8-22
【合作ACM出版|高录用稳检索|价格实惠】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
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于中国-哈尔滨举行。大会将汇聚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共享学术盛宴。
2025-08-15
【EI稳检索 | 上海电力大学主办】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
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由上海电力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专注研究和探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疑难疑点和前沿科技。
2025-09-26
【IEEE冠名会议】第七届IEEE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
第七届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CEPG 2025)将于2025年9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会议主要围绕能源电力与电网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9-12
【IEEE出版|院士/Fellow报告|EI稳定】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
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定于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供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更多合作机遇。
2025-08-15
【IEEE 出版丨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
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2025-08-22
相关资讯

重磅!中科大、清华大学创造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47663

20

2023-05-31

985高校,突破半世纪极限!

据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消息,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模仿我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状分形沙垄结构,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该结构减阻率较之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46860

25

2023-04-04

ACS Nano丨清华大学刘凯等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超声触发生物发光来增强SPDT的可控策略

ACS Nano丨清华大学刘凯等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超声触发生物发光来增强SPDT的可控策略

3855

5

2025-07-31

精准测甲醛!华科大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精准测甲醛!华科大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4972

2

2025-07-29

IF 52.7!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铁死亡领域最新成果

IF 52.7!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铁死亡领域最新成果

4677

4

2025-07-28

中南大学最新研究,这3种健康饮品或能延寿,显著降低全因、心血管死亡率

中南大学最新研究,这3种健康饮品或能延寿,显著降低全因、心血管死亡率

4610

4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