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芝加哥大学,Science!

2025-10-29
4810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640 (53).png


编辑总结


固体中移动电荷的局域化对于理解多种关联电子输运现象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方法依赖于较弱的相互作用势,因此仅在低温环境下有效。本文开发了离子调控的双层晶体管,该晶体管由一层单分子晶体叠加在一层二硫化钼(MoS₂)单层半导体上形成的混合双层晶体组成。


这种结构使得正负电荷在极近距离内形成耦合电子-离子偶极子,从而实现了足够稳健的电荷局域化,使其能够在室温和高电荷密度下工作。该工作为利用关联电子输运现象提供了新机遇,可能在固态物理、材料科学、物理化学以及现代电子学领域具有基础和实际应用价值。—Yury Suleymanov


研究背景


控制固体中移动电荷的局域化能够发现关联物理现象,但若要将其用于下一代电子器件的开发,则必须在实际条件下实现这一控制。针对这一挑战,美国芝加哥大学Jiwoong Park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oom-temperature charge localization in ion-coupled bilayer transistors”的最新论文。该团队报道了在高质量双层晶体管中实现的室温可开关电荷局域化,该晶体管由一层分子晶体单层覆盖在一层半导体单层上构成。


该文通过使用离子栅,团队可以选择性地填充局域分子态或半导体能带态,实现电荷在密度高达3×10¹³ cm⁻²时的完全局域化。这一转变通过形成耦合电子-离子偶极子在能量上得到稳定,并可通过库仑工程进行调控。这些特性进一步使得无需掺杂杂质即可实现单能带双极晶体管操作,展示了电子-离子关联在实际电子应用中的潜力。


研究亮点


(1)实验首次在室温下实现了高密度电荷的可开关局域化,采用了由单层分子晶体叠加在单层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上形成的混合双层晶体(HBC)作为晶体管导电通道。通过离子液体栅极引入移动阳离子,成功在分子表面附近形成强束缚电子-离子偶极子,实现了高达3×10¹³ cm⁻²的电荷完全局域化,并能够在室温下稳定存在。


(2)实验通过离子栅调控HBC中的局域分子态和半导体能带态,实现了电荷在局域态与离域态之间的可逆切换。研究显示,电子-离子偶极子的形成增强了库仑相互作用,使局域化能量得到稳定,并驱动系统进入偶极子主导的电荷分布状态。基于此特性,HBC双层晶体管实现了无需掺杂杂质的单能带双极晶体管操作,展现了电子-离子关联在实际电子器件应用中的潜力。此外,通过同时进行电输运和光学测量,研究还揭示了局域态与离域态共存的能态结构,为理解高密度电荷局域化和关联电子输运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


(3)实验通过对比电容主导与偶极子主导的静电模型,系统阐明了高密度电荷局域化的机制,即在偶极子主导状态下,能量与电荷密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克服了传统莫尔工程在室温和高密度下的局域化限制。这为在实用条件下利用关联电子输运现象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策略,并在固态物理、材料科学和现代电子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图文解读


640 (54).png

图1:离子耦合双层晶体管及电荷局域化的原位控制与测量。

  

640 (50).png

图2:离子门控下HBC电荷密度的定量分析及其静电特性研究。

 

640 (56).png

图3:电荷局域化的机理研究与库仑工程。

  

640 (52).png

图4:单带双极操作。

 

结论展望


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策略,通过合成定制的混合晶体,在室温下实现并调控关联电子现象。该策略包括:(i)由化学相同单元组成的二维分子晶体,构成高密度周期体系,用于承载稳定且明确的局域态;(ii)与二维半导体的无缝整合,实现直接电子调控及原位探测;(iii)离子栅提供高密度的反电荷,并保持极短距离,使相互作用的能量尺度超过室温热能。这些特性可进一步为开发具有关联量子电子现象的混合固体提供强有力的方法,既适用于基础研究,也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原文详情:

Mengyu Gao et al. ,Room-temperature charge localization in ion-coupled bilayer transistors.Science390,356-360(2025).DOI:10.1126/science.ady7969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IEEE、快至会后4个月检索|重邮主办】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
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将于2025年11月7-9日于安徽省芜湖市举办,本届会议由安徽工程大学主办,IEEE Xplore、EI、Scopus收录
2025-11-07
【IEEE出版|往届已检索】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
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西安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主办】第五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AEIE 2025)
第五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AEIE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中国·宁波举行。 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2025-11-27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检索】第八届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WCMEIM 2025)
【IEEE出版 | 往届3个月检索】第八届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WCMEIM 2025)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围绕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展开讨论。
2025-11-28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8677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7969

20

2023-02-27

中山大学,Nature Synthesis!

中山大学,Nature Synthesis!

4823

3

2025-10-29

石墨/硅复合负极,Nature Nanotechnology!

石墨/硅复合负极,Nature Nanotechnology!

3822

4

2025-10-29

刷新世界纪录!上海交通大学,最新Nature!

刷新世界纪录!上海交通大学,最新Nature!

3949

5

2025-10-29

破纪录!复旦/上交/南理工,三校合作,最新Nature!

破纪录!复旦/上交/南理工,三校合作,最新Nature!

3522

4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