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摩尔定律75年,Science连发4篇专刊!

2022-11-19
7662

75年前晶体管被发明,不久之后集成电路(IC)也被发明出来。使晶体管更小的进步也导致它们变得更便宜,这被称为摩尔定律。当今复杂的处理器芯片包含超过1000亿个晶体管,但缩小尺寸的步伐已经放缓,它不再是提高特定应用性能的唯一甚至主要设计目标。摩尔定律如何继续前进?


今日,Science官方以“75 years of transistors”为特刊,发表了4篇关于晶体管的报道,且被选为今日的封面。

介绍到:最初于1959年9月9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的第21届广播电视展上展出,75年前晶体管的发明激发了影响通信、计算、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和其他技术的创新。今天,新晶体管技术在许多方面仍在继续发展。

尽管摩尔定律预测了每个晶体管成本的下降速度,但它通常以晶体管尺寸来看,对于二维(2D)芯片阵列,晶体管尺寸转化为面尺寸。在过去的75年里,随着足迹从微米级减少到纳米级,新制造技术的问题多次引发了对“摩尔定律终结”的担忧。二十年前,对于开发几种难以继续扩展的技术,人们普遍持悲观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位作者预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在所谓的65纳米节点以下的缩放速度不会减慢,在达到缩放极限之前,将持续至少十年。

3e23842353eabd00395357a06188e6c.png

图1. 二维(2D)纳米电子学、三维(3D)积分和功能集成都可以扩展摩尔定律,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基本限制


计算的目标不是每秒操作数,而是每秒信息数。在这方面,生物学提供了指导。人类的感官在将信息转发到大脑之前在本地处理信息。在本地内存和数据处理(边缘分析)的支持下,为连接模拟世界的边缘传感器赋能,可以防止数据洪流淹没计算机。


f2d05e7709be3a6a22bc9700b2734de.png

图2. CNT晶体管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其中半导体碳纳米管是具有纳米级直径的坚固分子,可用于场效应晶体管,从较大的薄膜实现到与硅电子器件配合使用的器件,并有可能用作高性能数字电子以及射频和传感应用的平台。对半导体碳纳米管的广泛兴趣也激发了对其他纳米材料的密集和持续探索,包括半导体纳米线,2D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Xenes。尽管纳米材料选择越来越多,但碳纳米管在提供稳定性、带隙以及卓越的电学和热性能方面脱颖而出,这是其他候选材料无法比拟的。


1a620f4265906facc9d07e243f13ecf.png

图3. CMOS晶体管密度和开关能量的进展


在80年代后期,从双极到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设计过渡。CMOS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开发中,并受到日本制造商的青睐,为电力挑战提供了急需的缓解。与双极晶体管不同,CMOS技术的互补上拉和下拉晶体管配置在稳定的逻辑状态下消耗的待机功率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仅在状态转换期间耗散功率。


电子产品正处于拐点。75年来,使晶体管更小成为可能,但这不会成为未来几十年进步的动力。如果摩尔定律被理解为指每个集成系统(不一定是每个芯片)的晶体管数量不断增加,那么摩尔定律的终结就看不到了。晶体管数量的增加不会通过使它们更小来实现,而是通过垂直堆叠或将它们横向组合在复杂的封装中,最终形成单片3D芯片并增加功能。


从纳米电子学(专注于减小晶体管尺寸)到太兆级电子学(由晶体管数量和相关功能的增加驱动)的转变定义了未来的范式转变和核心研究挑战。这将需要在材料、设备、加工以及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根本性的进步。总有一天,电气隧道和热瓶颈将定义3D集成的极限。在那之前,摩尔定律可能会继续下去。


  1.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2191
  2.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2713
  3.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p8278
  4.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7656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顶刊动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往届已检索-高录用 快见刊】第五届文化、设计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CDSD 2025)
第五届文化、设计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CDSD 2025)将于2025年12月5-7日于宁波举行。会议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2025-12-12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相关资讯

重磅!中科大、清华大学创造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48207

20

2023-05-31

985高校,突破半世纪极限!

据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消息,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模仿我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状分形沙垄结构,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该结构减阻率较之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47405

25

2023-04-04

武汉大学胥国勇团队在 ETI 广谱抗病领域取得新突破

武汉大学胥国勇团队在 ETI 广谱抗病领域取得新突破

5047

4

2025-11-07

暨南大学任超然团队揭示视觉丘脑调控适应性应激反应新机制

暨南大学任超然团队揭示视觉丘脑调控适应性应激反应新机制

4436

3

2025-11-07

上海交通大学章雪晴等团队合作设计mRNA疫苗通过体内树突状细胞重编程增强抗肿瘤免疫

上海交通大学章雪晴等团队合作设计mRNA疫苗通过体内树突状细胞重编程增强抗肿瘤免疫

4950

5

2025-11-07

东南大学杨芳团队研究设计可编程纳米脂质体平台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超声可视化铜死亡

东南大学杨芳团队研究设计可编程纳米脂质体平台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超声可视化铜死亡

3435

4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