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大连化物所王峰/罗能超团队,最新Science!

2025-09-05
3941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640.png


研究背景


二氧化碳(CO2)加氢生产烯烃是实现碳减排和获取可持续化学品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CO2本身化学惰性强,其还原在热力学上极具挑战性。开发高效、可持续的CO2还原策略,特别是利用绿色H2与CO2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C2+化学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关键问题


然而,CO2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H2异裂解离条件苛刻,导致CO2加氢选择性差,产物复杂

高效CO2加氢制备C2+化合物需要异裂H2解离,但现有过程通常要求高温或特定催化剂。若条件不满足,CO2主要被加氢生成C1化合物(如CH3OH和CO)或多种C2+产物的混合物,难以实现单一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

2、现有亲核氢物种生成方法反应动力学缓慢

尽管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s)或界面酸碱对可以生成具有亲核性的Hδ−物种,但这些方法的反应动力学较慢。为了选择性地将CO2还原为C2+化合物,仍需要精确控制催化位点并升高反应温度。


新思路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峰、罗能超团队,的里雅斯特大学Paolo Fornasiero等人报道了在室温365 nm光照下,Au/TiO₂诱导H2异裂解离。这个过程可能依赖于位于金属金纳米颗粒和界面金-氧-钛支架上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界面电偶极子。通过光诱导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氧化钛层,进一步促进了异裂H2的解离。生成的亲核氢物种在流动装置中的光照射下以> 99 %的产率将CO2还原为乙烷。此外,与随后的光催化乙烷脱氢级联反应,在1500小时的光照时间内以> 99 %的产率生成乙烯。


技术方案:

1、研究了Au/TiO2光催化下H2的异相解离

Au/TiO₂催化剂在365 nm光照下H₂/D₂交换活性显著提高,源于光致电荷分离机制,FTIR和AP-XPS证实了H₂的异裂解离过程。

2、探究了H2解离的催化位点

作者通过牺牲试剂实验和SiO₂涂覆催化剂对比实验,排除了TiO₂上光生空穴直接氧化H₂和电子促进H₂解离的可能性,确定H₂解离的活性位点位于Au纳米颗粒与TiO₂的界面处。

3、解析了H2解离机制

研究发现,光照下光生电子转移到Au纳米颗粒,空穴被捕获在Au-O-Ti骨架上,形成界面电偶极驱动H₂异裂解离,相关实验和分析证实了这一机制。

4、展示了解离H2驱动的CO2加氢

作者展示了利用TiOₓ涂层Au/TiO₂光催化剂进行CO₂加氢,主要生成C₂H₆,转化率高且稳定,还拓展到可见光催化剂,速率显著提升。


技术优势:

1、创新性地提出光化学异裂H2解离范式,实现了CO2向C2+的高选择性转化

本文突破性地展示了在环境温度下,通过365纳米光辐照Au/TiO2诱导H2异裂解离以生成亲核氢物种,成功规避了传统热催化H2异裂解离所需的苛刻高温条件和由此带来的产物选择性差的问题,使得CO2能够以近乎100%的产率和选择性直接还原为乙烷。

2、深入揭示了光诱导界面电偶极(IEDs)驱动H2异裂解离的机制

研究详细阐明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分别定位于Au纳米颗粒和界面Au-O-Ti骨架上,形成纳米级分离的界面电偶极,进而驱动H2异裂解离的精妙机理。该催化体系展现出卓越的长期稳定性,CO2还原为乙烯的级联反应在超过1500小时的连续运行中,转化率和选择性均维持在99%以上。


技术细节

光诱导异裂H2解离

在Au/TiO₂催化剂上,H₂/D₂交换反应在黑暗条件下即可发生,但365 nm光照激发TiO₂载体后,HD形成速率显著提高,表明光照的增强作用。Au/TiO₂是所有测试催化剂中活性最高的,而纯TiO₂和Au/SiO₂几乎没有活性。在525 nm光照下,活性主要归因于等离子体效应引起的局部温升。为排除热效应,在乙腈中进行实验,结果显示365 nm光照下的活性仍保持较高水平,而525 nm光照下的活性几乎消失,这支持365 nm光诱导的H₂解离源于光致电荷分离机制。H/D交换活性与光强度呈线性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光照的直接作用。FTIR分析表明,在H₂气氛和365 nm光照下,Au/TiO₂样品上出现了归因于H₂O和OHt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D₂气氛下则观察到相应的D₂O和ODt信号,证实H₂解离形成了Hδ⁺。同时,D₂气氛下的FTIR光谱也显示了1590和1360 cm⁻¹的信号,分别对应于Au–Dδ⁻和Au–D₂δ⁻。AP-XPS进一步证实了Au纳米颗粒上吸附的氢化物。光照Au/TiO₂样品时,Au 4f谱图向较低结合能方向移动0.2 eV,这与TiO₂激发后电子转移到Au纳米颗粒一致。当H₂取代Ar时,Auδ⁺相关的峰红移0.7 eV,进一步表明Hδ⁻吸附在Auδ⁺上,最终证实了在TiO₂激发下Au/TiO₂上发生了异裂H₂解离过程。

640 (1).png

图  Au/TiO2光催化下H2的异相解离研究


H2解离位点

H2解离可能通过光生空穴氧化或电子还原生成质子和氢化物。为探究H2解离的催化位点,本研究通过牺牲试剂实验排除了TiO2上光生空穴直接氧化H2的可能性。随后,研究利用SiO2涂覆的Au/TiO2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当Au纳米颗粒或TiO2表面被薄的SiO2层(约0.5 nm)覆盖时,H2解离反应均受到显著抑制。由于光生电子仍能从这些涂覆催化剂中被提取并引发还原半反应,这排除了由电子促进的H2解离过程。因此,实验结果有力地表明,H2解离的活性位点应位于Au纳米颗粒与TiO2的界面处。作者直观展示了不同SiO2涂层结构对H/D交换反应的影响,进一步支持了Au纳米颗粒-TiO2界面是H2解离的关键活性中心这一结论。

640 (2).png

图  H2解离位点的研究


H2解离机制

KPFM研究表明,光照下光生电子转移到Au纳米颗粒上,与光诱导H₂解离的电荷分离行为一致。推测电子定位于Au纳米颗粒,空穴被捕获在界面Au - O - Ti骨架上,形成界面电偶极(IEDs),类似于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s),驱动H₂异裂解离。为确定空穴位置,通过光诱导方法在Au纳米颗粒表面包覆无定形TiOₓ层,HAADF - STEM图像证实了TiOₓ层形成。PbO₂光沉积实验显示,空穴被捕获在界面Au - O - Ti缺陷态上。由于空穴浓度低于电子浓度,H₂解离速率主要取决于空穴浓度。通过调节525 nm LED输入功率改变TiOₓ层覆盖率,进而调控Au - O - Ti骨架浓度。CO - FTIR定量分析Auδ⁺比例,发现HD形成速率(rHD)与Auδ⁺比例近似线性关系,证实空穴捕获位点浓度限制H₂解离速率。此外,rHD与Au纳米颗粒直径倒数(1/dp)呈良好线性关系,支持IEDs主导的H₂解离过程。作者展示了H₂解离机制及相关关系,为界面电偶极驱动H₂解离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

640 (3).png

图  H2解离机理的研究


解离H2驱动的CO2加氢

本研究采用具有TiOₓ涂层的Au/TiO₂光催化剂进行CO₂加氢,其H₂解离活性显著高于未涂层催化剂。在365 nm光照下,CO₂转化率随光功率增加而提高,最高可达近100%,主要产物为C₂H₆,得益于TiOₓ涂层和丰富的还原性氢物种。在优化条件下,C₂H₆的形成速率和选择性分别为440 mmol h⁻¹ m⁻²和99%。该催化剂稳定性卓越,210小时连续运行中CO₂转化率仍接近100%。此外,研究还将CO₂加氢与光催化乙烷脱氢级联生产乙烯,1500小时内CO₂转化率>99%,乙烯形成速率为447 mmol h⁻¹ m⁻²,选择性超过99%。该研究拓展到可见光响应的Au催化剂,如Au/N - TiO₂、Au/CeO₂、Au/In₂O₃等,在455 nm光照下也显示出高效CO₂加氢活性,生成C₂H₆,其中Au/N - TiO₂优化后C₂H₆选择性超过99%。总体而言,该光诱导CO₂加氢方法生成的C₂H₆和C₂H₄的速率比此前最佳光催化结果高出两个数量级。

640 (4).png

图  通过光诱导H2解离实现的CO2氢化


展望


总之,本文通过光诱导 CO2氢化产生 C2H6和 C2H4,速率比先前最佳结果高两个数量级,但 C2H4 速率低于热催化和电催化。该过程规避了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之间的权衡,利用 LED 和气-固热催化可改善放大前景,但需提高能源效率。未来工作应聚焦优化催化剂结构、改进成型方法及提高光强。


参考文献:

PING JIN, et al. Photochemical H2 dissociation for nearly quantitative CO2 reduction to ethylene. Science, 2025, 389(6764): 1037-1042

DOI: 10.1126/science.adq344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q3445#tab-contributors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三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AIAC 2025)
第三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将于法国巴黎举行,本次会议将带来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系统设计、自适应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多个前沿话题的精彩演讲和研讨,将激发新的研究思路,促进科技创新。
2025-10-15
【IEEE出版|往届快至会后2个月检索】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
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青岛举行,会议由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青岛大学承办,欢迎广大学者参与。
2025-09-26
【稳定检索|线上线下参会|马理工主办】第十一届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CHE 2025)
第十一届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CHE 2025)将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马来西亚新山市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0-17
【9.19最终截稿 | 海口召开 | 往届会后4个月EI检索】第三届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oTCCT 2025)
第三届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oTCCT 2025)将于2025年9月27-29日于海南海口召开。EI检索稳定,会议由海南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主办,EI快检索
2025-09-27
【EI-JA期刊同步征稿|武汉科技大学主办】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
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
2025-10-24
【EI会议论文|IEEE出版】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将于2025年9月19-21日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旨在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机械自动化”等学术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09-19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8420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7707

20

2023-02-27

武汉大学,Nature Chemistry!

武汉大学,Nature Chemistry!

4605

3

2025-09-05

贵州师范大学校史首篇Cell

贵州师范大学校史首篇Cell

3848

4

2025-09-05

南京工业大学,Nature Energy!

南京工业大学,Nature Energy!

3828

3

2025-09-05

上海交通大学,Nature Materials!

上海交通大学,Nature Materials!

3965

3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