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Nature子刊 | 中国科大黄成栋/王育才/王朝团队揭示固有无序区域远程驱动蛋白质功能开关的新机制

2025-06-06
3938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2025年6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黄成栋教授等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期刊发表题为《Remote On-Off Switching of Protein Activity by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首次揭示:蛋白质中的固有无序区域(IDR)无需与功能结构域直接接触,即可通过调控构象熵,远程实现对蛋白活性的 “开关”控制。这一突破打破了“必须接触或发生结构变化才能调控”的传统认知,为新型分子开关的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


640.jpg

本研究同步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表Research Briefing专题解读,题为《How protein disorder turns internal dynamics into a long-range regulatory switch》。
IDR:蛋白质功能的“隐形操控器”
蛋白质的IDR广泛存在,却常因“缺乏稳定结构”而被视作“无用尾巴”。本研究以分子伴侣Sgt2为模型,利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和生化手段,系统揭示了Sgt2的C端IDR能作为“双向熵调节器”,跨越150多个氨基酸远距离调控N端结构域的动态性与活性,从而按需切换蛋白对下游分子的结合能力。令人惊讶的是,该功能的“开—关”切换完全不依赖任何直接接触或瞬时相互作用,仅凭IDR对动态变化的远程调控即可实现(图1)。

640 (1).jpg

图1:IDR宛如遥控器,可以远程切换蛋白功能的‘开’与‘关’。(Art by Lili Q


独立于中间结构域,IDR序列本身就是“开关密码”
进一步研究表明,Sgt2的自抑制作用与蛋白的中间结构域无关,而是由IDR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决定(图2)。只要改变IDR的序列,这种自抑制效果就会消失。这说明,IDR区域本身很可能是决定蛋白功能的核心元件,而非“进化残留”。

640 (2).jpg

图2:Sgt2的自抑制作用由C端IDR的特定序列决定,且不依赖中间结构域或其他蛋白片段。


构象熵:蛋白质远程调控的新范式

与经典的“构象变化”模型不同,本工作证实,Sgt2蛋白的自抑制和解锁过程完全建立在内部动力学变化(即构象熵)的调节上。IDR存在时,分子整体处于高度动态、低序参数(高熵)状态,功能域被“锁定”;而IDR被切除或底物结合后,分子变得刚性,活性被“解锁”(图3)。这揭示了“动态熵信号”作为蛋白远程调控的新范式,有望推广到更多蛋白系统中。


640 (3).jpg

图3:Sgt2的IDR通过调控分子构象熵,实现了无需直接接触的远程自抑制和激活机制,从而动态切换蛋白的结合能力。


展望

该工作也充分展现了液体NMR技术在解析蛋白动态与功能关系上的独特优势。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蛋白质调控机制的认知,更为未来开发高效、可控的新型蛋白分子开关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季拓为第一作者,黄成栋、王育才、王朝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等机构资助,部分实验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完成。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4-025-01585-7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MET 2025)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08月22-2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现代管理”“教育”“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8-22
【合作ACM出版|高录用稳检索|价格实惠】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
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于中国-哈尔滨举行。大会将汇聚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共享学术盛宴。
2025-08-15
【IEEE出版|院士/Fellow报告|EI稳定】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
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定于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供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更多合作机遇。
2025-08-15
【IEEE 出版丨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
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2025-08-22
【SPIE出版,河南工业大学校内召开】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 2025)
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2025)定于2025年8月8-10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会议旨在为从事“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2025-08-08
【欧洲会议|可线上线下参会】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
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在中国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9-10
相关资讯

重磅!中科大、清华大学创造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张伟君等合作,通过发展低串扰相位参考信号控制、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

47660

20

2023-05-31

985高校,突破半世纪极限!

据西北工业大学官微消息,日前,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通过模仿我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状分形沙垄结构,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该结构减阻率较之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减阻风向摄动角度从35°增加到了60°,减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纪以来小肋气动减阻技术性能极限。

46855

25

2023-04-04

ACS Nano丨清华大学刘凯等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超声触发生物发光来增强SPDT的可控策略

ACS Nano丨清华大学刘凯等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超声触发生物发光来增强SPDT的可控策略

3813

5

2025-07-31

Adv Sci丨武汉大学刘金平等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机凝胶可有效消除初级冰成核位点

Adv Sci丨武汉大学刘金平等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机凝胶可有效消除初级冰成核位点

4818

3

2025-07-31

精准测甲醛!华科大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精准测甲醛!华科大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4910

2

2025-07-29

IF 52.7!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铁死亡领域最新成果

IF 52.7!上海中医药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铁死亡领域最新成果

4640

4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