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魏来、张峰、魏泓及伦敦大学Richard RW Lee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CRB1-associated retinal degeneration is dependent on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from the gut”的研究论文
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王兵杰团队,联合王永刚、周豪慎、陆俊等合作者,在《自然》(Nature)主刊在线发表《室温下可充钙-氧气电池》(A rechargeable calcium-oxygen battery that ope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为题的研究成果
2024年1月起该校已相继发表3篇Natuer子刊
燕山大学赵智胜及田永君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Twisted-layer boron nitride ceramic with high deformability and strength”的研究论文
2月21日,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PNAS 在线发表题为“Dark and Dronc activation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研究论文
相关论文以题为“Ligand-channel-enabled ultrafast Li-ion conduction”于2024年02月28日发表在Nature上
中山大学胡鹏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Terminal C(sp3)–H borylation through intermolecular radical sampling”的研究论文
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刊发中外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
1月4日,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刊发了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晓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Negative mixing enthalpy solid solutionsdeliver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天津大学马雷及Walt A. de Heer共同通讯(赵健,纪佩璇,李雅奇和李睿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Ultrahigh-mobility semiconducting epitaxial graphene on silicon carbide”的研究论文
12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合作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Low voltage-driven high-performance thermal switching in antiferroelectric PbZrO3 thin films”的论文。
近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1级“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本科生刘菲在学院教授李凯的指导下,于天文学权威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MNRAS)上发表题为“The first analysis of three long-period low mass-ratio contact binaries”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