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博士生一作!师范大学,发Nature

2025-06-10
5231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张立强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开展研究,揭示全球陆表反照率变化在抑制全球变暖中的重要角色,成果以“21世纪初陆表反照率升高导致辐射强迫降低”(Radiative forcing reduced by early 21st century increase in land albedo)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640 (9).jpg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987-z

北京师范大学和国外内科研机构合作,量化了2001-2020年间全球冰雪变化、LULC变化及未发生LULC变化区域陆表对全球陆表反照率动态的独立贡献,并估算了其产生的辐射强迫。首先,整合了500米分辨率的MODIS反照率、积雪覆盖和LULC产品,基于四种不同的LULC分类产品(LCCS 1-3和IGBP)构建了四个无缝的全球月度反照率和LULC查找表数据集(ALLUMs,图1),提供了2001-2020年全球范围每个1°×1°的网格内每种LULC类型的月度反照率变化,以及月度的LULC和冰雪变化信息。该数据集用于解析冰雪变化、LULC变化及未发生LULC变化区域的陆表变化对全球陆表反照率的贡献。


基于ALLUMs数据集,采用6种辐射核计算了陆表反照率变化导致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2001-2020年全球陆表反照率变化所引发的辐射强迫为-0.142W/m²(图2),其中,无雪覆盖陆表区域的反照率显著增加了2.21%,导致了-0.164W/m²的辐射强迫,该辐射强迫是冰雪变化导致的正反照率辐射强迫的7倍,相当于2011-2019年间CO2排放导致的辐射强迫(数值为正)的59.94%。


研究进一步发现,未发生LULC变化区域的陆表变化对全球陆表平均反照率变化的贡献远超LULC变化的贡献。在2001至2020年间,未发生LULC变化区域引发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是LULC变化区域的3.9至8.1倍(图3)。这一结果不同于传统上认为LULC变化是陆表反照率变化主要驱动因素的观点,表明未变化区域的长期生态变化,如植被演替和地表水分变化,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研究还构建了基于光合植被、非光合植被和陆表水含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系统揭示了未发生LULC变化区域反照率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在未发生LULC变化的区域中,灌木和短自然植被类型导致的反照率负辐射强迫最大。其中,南半球光合植被减少与北半球非光合植被增加是反照率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虽然以前的研究考察了人类引起的LULC变化(如森林砍伐)对气候的影响,但忽视了更渐进的、生态系统驱动的地表变化的全球影响。以上研究发现表明,微小的陆地表面动态,特别是在不受管理的生态系统中,在调节地球的能量收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影响纳入未来的气候模式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为更全面的陆基气候减缓战略提供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2021级博士生侯正阳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张立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林金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院士周成虎、河南省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所教授张良培为共同通讯作者。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员彭菁菁,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教授Giovanni Forzieri,卢森堡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Aolin Jia,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肖志强、研究员渠瀛、教授纪多颖、教授刘素红,河南省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所教授赵兰普、教授巫兆聪,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范闻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研究生朱子栋、姚昕、彭淑雯、耿昊、王琪皓参与了研究。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MET 2025)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08月22-2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现代管理”“教育”“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8-22
【合作ACM出版|高录用稳检索|价格实惠】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
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于中国-哈尔滨举行。大会将汇聚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共享学术盛宴。
2025-08-15
【IEEE出版|院士/Fellow报告|EI稳定】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
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定于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供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更多合作机遇。
2025-08-15
【IEEE 出版丨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
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2025-08-22
【SPIE出版,河南工业大学校内召开】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 2025)
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2025)定于2025年8月8-10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会议旨在为从事“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2025-08-08
【欧洲会议|可线上线下参会】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
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在中国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9-10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8247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7557

20

2023-02-27

天津大学,Nature Chemistry!

天津大学,Nature Chemistry!

3779

4

2025-07-30

中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Nature Sustainability!

中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Nature Sustainability!

3914

3

2025-07-29

北京大学,Nature Materials!

北京大学,Nature Materials!

3938

5

2025-07-26

南京大学,4个人发一篇Science!

南京大学,4个人发一篇Science!

3995

4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