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所优秀985大学,联手发Nature!

2024-04-02
3983

3月27日,Nature(《自然》)发表了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欧阳稳根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关于超长石墨烯纳米条带在六方氮化硼层间生长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Graphene Nanoribbons Grown in hBN Stack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ics”。该研究成功实现了超长、超窄、单手性石墨烯纳米带在六方氮化硼晶体层间的嵌入式生长并揭示了其微观机制,同时演示了所生长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可用于构建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本研究向微电子领域先进封装架构的原子制造迈出了关键一步,预计将对碳基纳米电子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武汉大学为并列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


Dingtalk_20240402202859.jpg


准一维的石墨烯纳米条带(GNR)具有因量子限域效应而打开的带隙,且带隙可通过GNR宽度和边缘结构来调控,有望解决本征二维石墨烯缺乏带隙,难以直接用于制作晶体管器件的缺憾,是未来高性能电子器件与芯片的理想候选材料。但是现有的实验方法在制备GNR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晶格缺陷、应变、表面粗糙度以及衬底中电荷杂质等无序效应的影响,尚无法制备出可用于半导体器件的高质量GNR,难以满足未来先进微电子产业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史志文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制备方法,实现了GNR在六方氮化硼层间的超长(亚毫米量级)、超窄(小于5纳米)和单手性生长(之字形,zigzag)。此外,由于这种GNR在生长的同时就被六方氮化硼“原位封装”,其结构和性质可以免受外界环境因素和微纳加工的影响,基于此层间GNR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展现出优异的性能:载流子迁移率达4,600 cm2V–1s–1,开关比可达106,是目前在超窄GNR中所实现的最高纪录。这些出色的性能表明制备的层间GNR有望在未来的高性能碳基纳米电子器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为揭示GNR在六方氮化硼层间的生长机制,武汉大学欧阳稳根教授团队基于前期自主开发的各向异性力场对实验体系进行了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GNR在六方氮化硼层间滑移时呈现超滑性质(近零摩擦磨损),且相对于其他手性的GNR,之字形GNR在六方氮化硼层间滑动的摩擦力要低很多,最终导致了超长GNR的单手性生长。模拟的结果得到了特拉维夫大学Michael Urbakh教授团队的理论分析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丁峰教授团队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支撑。本文所采用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亦适用于一般的范德华层状材料体系。

Dingtalk_20240402203124.jpg

▲石墨烯纳米条带在六方氮化硼层间的

生长、性能表征以及机理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吕博赛博士、陈佳俊博士、武汉大学博士生王森、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博士生娄硕、沈沛约、谢京旭以及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学院的邱璐博士和Izaac Mitchell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大学欧阳稳根教授、特拉维夫大学Michael Urbakh教授、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丁峰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史志文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论文的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王世勇教授、李听昕教授、陈国瑞教授、王孝群教授、贾金锋教授、梁齐教授、李灿博士、胡成博士、周先亮,以及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Oded Hod教授,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Kenji Watanabe教授和Takashi Taniguchi教授。本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武汉大学人才启动经费的资助,所涉及的计算模拟主要在武汉大学超算中心和国家天河II号超算中心完成,在此深表感谢。


Dingtalk_20240402203337.jpg

▲欧阳稳根科研团队,左六为欧阳稳根、左七为王森


欧阳稳根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师从郑泉水院士,随后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21年1月回到母校任教,研究方向为表界面力学与微纳米摩擦学,聚焦于建立多尺度力学模型、发展高效计算方法、以及搭建原位实验精细测量平台来研究并揭示微尺度界面非平衡物理力学过程的微观机制。自入职武汉大学以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所开发的计算方法已被纳入广泛使用的开源分子动力学软件LAMMPS(https://docs.lammps.org/pair_ilp_graphene_hbn.html),得到了开发者的高度评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范德华界面的力学、热学、电学以及摩擦学性质。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43-0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1
点赞 1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ICHCE&ESI 2025)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多个研究所以及高校联合举办,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举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或参会。
2025-06-13
【特设优秀评选!IEEE出版,EI稳定检索!】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学术会议(NGDN 2025)
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会议暨网络与大数据高端论坛(NGDN 2025)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大会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数据驱动网络”的最新研究展开。
2025-06-06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7859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7096

20

2023-02-27

上海大学,最新Nature!

上海大学杨绪勇、张建华共同在Nature发表期刊

3800

3

2025-03-21

西南大学本科生,独立一作发Nature Communications!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楠楠教授团队与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肖波教授团队发Nature Communications

4034

4

2025-03-21

华东理工大学,投稿到接收仅56天,最新Science!

华东理工大学侯宇教授与杨双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4023

3

2025-03-21

博士生一作,北京化工大学,最新Nature!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周道金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团队合作发表最新Nature

4515

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