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985博士生,入校3年第一作者发Science!

2024-04-02
5960

他是2022-2023学年西北工业大学全校10位优秀研究生标兵之一,他获得过“宝钢优秀学生奖”、“国家奖学金”……


他面向生命健康,在生物再生领域努力探索,以第一作者发表了2023年西工大第一篇Science。作为优秀的在读博士,未来继续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秦涛


0 (21).png


求学路上,秦涛一直对动物再生有着浓厚的兴趣。硕士期间,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秦涛将自己的专业方向聚焦到了对鹿角的研究。2019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秦涛听到了来自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邱强教授的报告,邱老师关于大数据和鹿角再生的报告内容让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研究方向。于是,在硕士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了邱强教授的学生。


入校后,在邱强老师的指导下,秦涛了解到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残病问题,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器官和附肢如何实现再生,对于未来实现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和对抗器官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鹿角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更重要的是鹿角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器官,在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中完成凋亡和重生。同时鹿角的生长速度比癌症还快,对其研究机制的解析有利于推动人类再生医学的发展”秦涛说道。


基于此,秦涛以周期性再生的鹿角为研究模型设计方案,提炼问题,开启了他博士期间的科学研究之路。


秦涛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探索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从未放弃过,总是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态度面对每一个问题。他不断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


由于鹿角周期性生长的特殊性,一年只能收集一次样本。从小生活在海边的秦涛,冒着严寒前往零下20多度的东北野外收集实验样本。在那里,秦涛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鹿角。“当我第一次触摸鹿角的时候,那种感觉非常奇妙,生长中的鹿角是温热的,仿佛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样品的收集只是挑战的开始,随后的数据分析也面临着种种困难。由于关于鹿角再生研究较少,限制了秦涛的文献参考范围。面对未知的问题,他和团队的同学们大胆假设,反复论证,探讨鹿角研究应用于医学的可能性。经过不断努力和试错,秦涛建立了小鼠独角兽研究模型,将野外的鹿角再生研究转移到小鼠身上进行。


论文的撰写更是需要逻辑严谨,精益求精。在导师的指导下,秦涛不断修正论文的框架,一遍一遍调整文章结构,优化每一个细节,头脑风暴时的灵感迸发时常让他感到兴奋。3年磨剑终成锋,2023年2月份秦涛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A population of stem cells with strong regenerative potential discovered in deer antlers”正式在Science期刊发表


0 (22).png


论文建立了鹿角再生发育的细胞图谱,系统描述了鹿角再生和快速生长的细胞分子机制,从而发现了鹿角再生过程中特有的干细胞群,这一干细胞群是鹿角再生能力的核心细胞群,是鹿角再生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表明,该细胞群展现出了极强的自我更新、成骨和软骨分化以及骨骼修复的能力。该研究为哺乳动物再生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知,同时为哺乳动物骨骼修复和人类骨骼的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同期Science期刊和Nature期刊为该论文发表了研究评述,认为这是再生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


0 (23).png

关于秦涛Science论文的相关报道


文章发表之后,经常有人问秦涛如何能够发表Science文章,是否有独家秘笈和方法,他的回答是“科学研究没有诀窍可言,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我们要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在成功的路上慢一点也无妨。”


在工作学习之余,户外骑行是秦涛最喜欢的运动,骑行在秦岭的山间小道上,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风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他说:“内心的松弛也更容易产生科研上的灵感和思路,很多好的科研创意就是在骑行过程中迸发的。”


同时,秦涛积极参与学校以及学院的各类比赛,包括参与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生态环境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秦涛能够积极开展公益科普交流工作,介绍再生领域的相关知识,拓展人们对器官再生、鹿角再生、再生医学等方面的认识,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面对荣誉和成就,秦涛并没有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的研究之路还很长,前方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他去探索。


“不满足于过去,展望未来,我以后会继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探索,为人类的再生医学做出贡献。”秦涛说。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5
点赞 5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ICHCE&ESI 2025)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多个研究所以及高校联合举办,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举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或参会。
2025-06-13
【特设优秀评选!IEEE出版,EI稳定检索!】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学术会议(NGDN 2025)
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会议暨网络与大数据高端论坛(NGDN 2025)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大会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数据驱动网络”的最新研究展开。
2025-06-06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7859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7095

20

2023-02-27

上海大学,最新Nature!

上海大学杨绪勇、张建华共同在Nature发表期刊

3799

3

2025-03-21

西南大学本科生,独立一作发Nature Communications!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楠楠教授团队与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肖波教授团队发Nature Communications

4034

4

2025-03-21

华东理工大学,投稿到接收仅56天,最新Science!

华东理工大学侯宇教授与杨双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4023

3

2025-03-21

博士生一作,北京化工大学,最新Nature!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周道金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团队合作发表最新Nature

4515

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