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我国在读博士最多的大学!却是双非?

2025-10-20
4424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它不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露面,却是中国在读博士数量最多的高校;它没有985、211的光环,却拥有两院院士371人,这个数字是清华大学的5倍。


它2012年才更名成立,但其前身可追溯至1978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它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


从研究生院到"双非"名校

一段不寻常的办学历程


国科大的故事,要从1978年讲起。


那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科学教育的复兴成为时代强音。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新起点。


当时的中国,科研人才青黄不接,研究生培养体系几近空白。这所特殊的研究生院承担起了为国家培养高端科研人才的使命。它不招收本科生,只专注于研究生培养,这种办学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独树一帜。


2000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此时的它已经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但在公众视野中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直到201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640 (9).jpg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更名后的国科大虽然开始了本科教育,但其核心仍然聚焦在研究生培养上。


截至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在读博士生规模相当可观。根据较新的数据,其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约为6.6万人,其中博士生约有3.3万人。相比之下,清华大学在学博士生约1.9万人,北京大学约1.5万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实力雄厚的高校,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双非"——既不是985,也不是211。这背后的原因令人玩味:国科大成立时间较晚,错过了985、211工程的评选时机。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科大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办学道路


"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中国科研的"国家队"


国科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


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的下属高校,国科大与中科院下属的100多个研究所实行"共建、共治、共享"的办学体制。


这种体制意味着国科大的学生可以在国家实验室里做实验,在天文台里观测星空,在科考船上采集样本。他们的导师很可能是某个领域的学术大牛,他们接触的仪器设备可能是国际最先进的。这种资源优势,其他高校难以比拟。


国科大的学科建设也体现了"国家队"的特色。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有30个学科获得A类评级,其中18个学科获评A+,这个成绩仅次于清华和北大。特别是在理学领域,国科大拥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一批顶尖学科。


但国科大最引以为傲的不是这些评估结果,而是其实实在在的科研贡献


据统计,国科大参与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量子通信等国际大科学工程。这些成就的背后,都有国科大师生的身影。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科大的师资力量。


学校官网显示,国科大有两院院士371人,博士生导师7000余人,这些数据让其他高校望尘莫及。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导师都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他们将最前沿的科研问题带入课堂,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双非"身份的困惑


国科大的"双非"身份常常引发外界困惑:如此实力雄厚的高校,为何没有名校头衔?这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640.gif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微


当前的大学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传统高校设计,难以准确衡量国科大这种特殊类型的高校。国科大的优势在于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创新,而现有评价体系更侧重本科教育、学科覆盖面等指标。这种错位导致它在各类排名中难以展现真实实力。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大学的价值应该如何衡量?是通过头衔和排名,还是通过实际贡献?国科大用事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没有名校头衔,但它培养的博士数量全国第一;虽然不参与排名,但它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数量遥遥领先。


面向未来,国科大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国科大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意味着它开始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同时,国科大也需要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方面,国科大需要平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自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如何在不稀释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办好本科教育,成为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国科大给出的答案是"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培养模式,每年仅招收400名左右本科生。


另一方面,国科大需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吸引国际一流生源和师资,提升国际影响力,是国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面对的课题。


最重要的是,国科大需要坚持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在追求各项指标的同时,不迷失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国家培养高端科研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科大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头衔和排名,而在于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实际贡献。在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国科大这样的高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各种大学排行榜的前列,也可能长期保持"双非"的身份,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中国科研的脊梁。正如一位国科大教授所说:"我们不在乎是不是双一流,我们在乎的是能不能为国家培养一流的科学家。"


在这个意义上,国科大或许是中国最特殊的大学:它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却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得格外精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学多样性价值的最好诠释。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EI期刊征稿】第二届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国际学术会议(IDST 2025)
米兰理工大学主办、罗马第三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国际学术会议(IDS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4-26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
2025-11-24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检索】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
第九届控制工程与先进算法国际论坛(IWCEAA 2025)于2025年11月14-16号在西安举办 算法和数据结构、人工智能、电气系统、机器学习、智能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数学和计算机模拟等主题
2025-10-31
【SPIE出版】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
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将于 2024年10月31日-11月02日在中国南昌举行。本次会议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主要围绕“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
2025-10-31
【ACM出版|稳定EI检索|设优秀论文评选】2025年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CDC 2025)
2025年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CDC 2025)将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与传播等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0-31
【IEEE、快至会后4个月检索|重邮主办】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
第六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ICE 2025)将于2025年11月7-9日于安徽省芜湖市举办,本届会议由安徽工程大学主办,IEEE Xplore、EI、Scopus收录
2025-11-07
相关资讯

国内TOP985!被戏称“南七技校”,还曾被三个省份拒绝!如今比肩清北

恭喜中科大!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大突破

53863

3

2022-12-30

49904

4

2022-10-10

中国最憋屈的双非大学!实力比肩985,却被误以为是民办三本...

中国最憋屈的双非大学!实力比肩985,却被误以为是民办三本...

4291

5

2025-10-13

上海退步严重的985大学,排名下滑,被211赶超?

上海退步严重的985大学,排名下滑,被211赶超?

4845

4

2025-09-22

双一流评选将启动,这三所211可能被降级!

双一流评选将启动,这三所211可能被降级!

4991

3

2025-09-15

被嘲退步严重的211大学?只因王牌专业是文科...

被嘲退步严重的211大学?只因王牌专业是文科...

4514

3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