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一个“血雨腥风”(互坑)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的“互坑惨案”。
近日,南方一所大学的老师告诉我一件发生在大学教师聘任考核的“稀罕事”。我国东部一所著名大学对已经通过考核的长聘教师继续实施“严格”的考聘管理,对一些他们认为“不合格”的教师实施“职称退步”管理举措,即正高退为副高,副高退为讲师,具体情况不很清楚。
最近,有网友在知乎发问:“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科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利用3年时间增设本专科专业点1000个,改造升级800个,停招撤销1400个;积极引进国内重点大学高层次人才到省属高校担任校级领导或学科带头人,每年引进1000名左右青年博士……
4月14日至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举办2023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2022年度新聘学部委员证书颁授仪式在大会上举行。
35岁,对于一个博士意味着什么?
有编和非升即走冲突吗?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一切从考研确认报名前几天说起。
3月23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相关问题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快速扩大。
近日,一封来自瑞典的感谢信 ,抵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向斌的邮箱
有许多博士生毕业或博士后出站时,都会有一个疑问: “到底要不要去三四流高校?毕竟“双一流”并不是哪个人都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