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为什么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也去高校当老师?

2023-04-27
5678

最近,有网友在知乎发问:“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


这位网友表示,自己博士期间已经被压榨的全无科研兴趣了,导师不懂还不愿意听学生的,全凭他个人的感性认识。况且现在高校内卷如此严重,薪酬低的可怜,压力如此巨大。所以实在不能理解导师想让自己学生去高校的心理。


近几年来,求职高校的内卷程度和压力指数确实是与日俱增,几年前可以拿到编制内正高的成果,现在去可能连特聘正高都拿不到了。


哪怕成功入职,也面临着非升即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备课、上课、出题、阅卷、报销、开会、做实验、写论文、写材料、写总结、写报告,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教学科研、家庭关系、生活压力、经济压力,不仅要拼命追逐更高的职称,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点亮一个又一个的头衔。


在如此重压之下,如果不是足够热爱科研,想要“逃离学术圈”是可以体谅的人之常情,那么,为什么导师们依然热衷于让自己学生去高校谋求教职呢?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观点。


@Tiny-91:

1. 直白点说:因为以后的基金申请、审核、评议,奖项的申请等,论文的同行评议等,自己人好办事。


2.国内外,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以前是著书立说,老师能做的只是亲传给自己的学生,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说和观点能传播给更多的人,影响到更多的人,自成一派。所以就希望他们去各个院校当老师。这样才能成为一代宗师。这就好比世界三大宗教,不管哪一个都离不开亿万传教人员不辞辛苦的去各个地方传教,一样的道理。说的有点大了。


国外知名院校、知名大牛,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学术族谱,师承关系,经常能倒退十几代。具体啥名字忘记了,见过几次。国内回国的博士也会做这样的传承关系。但是如果能被老板加进自己的学术族谱,也算是一种荣耀了。


这就是希望自己学生去高校工作的原因,自己桃李满天下,也是一种成功。


@Wayne韦恩:

学术界也讲究师承、派系,国内尤甚。有很多有影响力的院士大佬,都支持徒子徒孙开枝散叶到国内其它高校(或研究所)继续相关领域的科研。


个人周围有一个同事,研究方向与去年不幸故去的一位院士高度重叠。我这个同事是海外学成归国,跟院士老先生并无关系。但他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遇到的几乎全部是院士的徒子徒孙,整个领域都被他们把持,要想在这个方向继续出成果、拿基金、拿项目,甚至评帽子,都绕不开这帮人。


那么,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这么做呢?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人做一个方向的研究那是自嗨,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你的成果得到认可、形成共识,这个方向才能发展得好,这个研究方向才能被国家重视、得到更多支持。


学术影响力就是这么来的,况且这些徒子徒孙还会几乎无条件地支持导师,在各方面对导师形成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题主的导师怕是看到了这些好处,却没有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害:


大佬帮携徒子徒孙,也必须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徒子徒孙希望在学术界发展,以及希望个人得到更好的成长,这是前提。大佬也希望更上一层楼,不论在名还是在利。到头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题主的导师只想要这个结果,却不管学生的死活和个人想法,怕是不够清醒,或是太过清醒和自私吧。


@薛梅东:

纯利益导向:你留在圈内,对他后续事业发展有好处,可以在某种程度继续使唤你,也可以显示出自己门派的人多势众,在同行前装面子。


但注意了,你绝对不能去比他更好的学校、做到比他更高的位置、发展势头更好更猛,这样就对他没好处了。


所以我建议找博士老板一开始就要找地位非常高的。地位高的,一方面不会强求你留学术界,因为想留的有的是,不缺你一个;另一方面,留学术界了,人家也很少会斤斤计较,能帮则尽力帮,举手之劳而已,也感受不到任何你作为后辈的威胁。


@扁舟子:

又一次,我的回答跟所有的回答角度全都不一样...


就一句话,想过没有:假如学术工作真像你说的那么差,那些教授们自己为啥还不赶紧跳槽?


作为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者,是博士,还有高级职称,被企业礼聘,薪酬更高,还往往能享受地方引进人才特殊待遇。就问去企业不香吗?教授们怎么不跳槽?


@艾伦小星:

出去被社会毒打一下,就知道外面的企业原来是会倒闭的,公司是会裁员的,周末是要加班的,平是要大小周轮流上的,周一到周五是要996的;


吃饭是要吃外卖的,裁员是没有补偿的,要你去打官司才有的,买社保,公司是按最低标准给你买的,同事是会给你使绊子的,是会背后插刀的;


外面租房子是要钱的,房东是黑心的,出门是要挤公车地铁的,你要是挤不上,你会迟到,迟到你是要扣钱的,然后你每天花在通勤上面的时间是2-4小时的,每周或者每个月你可能要出差......


对了,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你一要伺候你的老板,二要伺候你的客户,你要会说话,你要会办事,你要能应酬,你要认识到你的那份工资里,有一大部分是用来买你受气的,


最后,没有寒暑假,节假日也没有三倍工资,公共假期和你没什么关系,就是说别人至少调休放7天,你调休你只放三天那种。每个月工资是第二个月的15-20号发。请假是没有工资的。还要扣钱。


看病你要专门等星期六日才能去的,但是星期六日医生也不上班。


所以,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上面的那些就与你无关。


不然,你老老实实呆在高校科研圈,比99%的社畜活过得好。你离开了高校圈,出来社会,你就是那99%里面的一员,你想回去做那1%,就难了。


@知乎用户:

我导师也是建议组内师兄毕业去高校,理由比较单一:企业研究所更压榨。确实收入是高,但是有相应的代价。


也有很多人说现在高校青椒内卷,确实也是,全社会都是这样。如果去好点的高校做博后,或者留在自己组里,收入不会低。


我们课题组留下的博后师兄,基本工资18,年底有学院绩效,课题组项目多也有绩效。加起来估计得小30。等有娃的时候,更香,附小附中教育资源,省去了学区房。


我去了一般小学校,工资确实不高。但可以去做些学术相关的业余兼职,也有不少收入。小学校的好处是时间充足,但基金不容易。胃口要是大,还是自己多想办法。


@张老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高校也是个江湖,江湖里就有各个学术门派,哪个门派有院士等大佬、人多,哪个门派就强大,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个人经历,给各位青椒博士提出几点建议!


1、如果你确实想做点科研,平台真的很重要(此处敲黑板)!!!好的平台虽然暂时给的待遇条件较低,但是项目申请和科研开展相对会好很多,对于后期发展很有帮助(记住:从来没有211/985的教授会饿死)!资深教授及自己博导的建议,要重点考虑,毕竟他们经历多,看得远!


2、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出国做1年访学或1-2年博后,当然要多发点高档次文章(虽然现在破除四唯,但不代表不需要文章,高档次文章是证明你学术水平最好的量化支撑材料),回来至少进个平台好点的一本或211/985;


3、如果条件不允许,起码也要进个有硕士点的科研平台,能够加入有大牛的团队更好!实在特殊,可适当延期出1-2篇高质量论文,对你的求职也大有好处!


4、千万不要有地方高校不用做科研的错误想法!单位不养闲人,你既然是个博士,高校的科研不能少!尤其在普通院校,对博士科研的期望更高,压力其实也不小!记住:只要进高校,科研都不能放弃,但是平台越低,难度越大!


尤其提醒:尽量不要进无硕士点的三四流院校,一旦进去不但难以脱身,后期的发展也十分困难!也许奋斗10几年,可能连个硕导都不是,更不用说博导!而且受平台限制,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它同行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偏离科研的道路只会越来越远,要想跳到更好的平台,普遍很难!


5、如果实在不想做科研,可以考虑进企业或走行政(管理)路线(考虑现实一点,科研做不了,但至少经济问题不用愁)。


6、不要被某些地方院校出台的高额奖励所诱惑。比如发表一篇中科院一区5-6万元,获得国家级科研奖项奖励100-200万元等,其实在这类院校要发表高质量文章很难,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也不太现实,平台够不着的东西毫无意义!在211/985等平台,即使1篇一区只奖励1-2万也值得,因为稍微努力点就能拿到的东西,更贴合实际!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你认为导师希望学生进高校,是纯粹的友好建议,还是功利性的发展未来势力?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慕格课堂、学术桥、知乎,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ICHCE&ESI 2025)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多个研究所以及高校联合举办,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举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或参会。
2025-06-13
【特设优秀评选!IEEE出版,EI稳定检索!】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学术会议(NGDN 2025)
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会议暨网络与大数据高端论坛(NGDN 2025)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大会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数据驱动网络”的最新研究展开。
2025-06-06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9185

23

2023-03-14

教育部官宣:博士扩招!目前在学61.25万!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44462

20

2024-03-05

4468

2

2024-03-12

重磅!施一公&颜宁,联合培养博士生!

施一公和颜宁,我国高教界非常著名的师徒,两人曾在清华大学携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成果。

5352

2

2024-03-08

郑强教授,受聘两所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聘请其为,医院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聘请其为战略发展顾问。

3313

2

2024-03-05

华师大老书记,施一公的祖父,成为亚洲最长寿男性!

施平老人迎来了他的113周岁生日......

5331

2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