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为什么减肥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Nature连发两篇:胖过一次,身体就会“铭记”;且减肥后促炎巨噬细胞持续潜伏,引爆体重反弹

2025-07-24
3984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一到夏天,街头巷尾仿佛都弥漫着减肥的气息。有人节食清粥小菜,有人撸铁暴汗三小时,还有人干脆上阵“轻断食+有氧”的组合拳,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逐渐下滑,腰围也跟着瘦了一圈,仿佛能听到身体在感激地喘气:“终于轻松点了!”


减肥的好处确实不容置疑,不仅能改善血糖水平,还能降低血脂,提升整体代谢健康。但很多人减着减着,却发现一件怪事:体重虽然减了,但没多久居然又悄悄反弹了!似乎身体在配合减肥的同时,也在暗中“做手脚”,一边顺从一边伺机卷土重来。这不禁让人怀疑,我们到底是不是“瘦对了”?身体真的变得更健康了吗?


实际上,减肥的“真正战场”并不在于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在那个看不见的脂肪组织深处。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储存仓库,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细胞社会”,充满了复杂的细胞交互与信号传导。


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的重磅研究[1]揭示了脂肪组织在减肥过程中的“逆袭之路”:肥胖会引发脂肪组织中代谢细胞、血管细胞等出现衰老现象,但减重竟能显著逆转这种“未老先衰”的状态。也就是说,减肥不仅仅让身体“变瘦”,更可能让脂肪组织细胞“年轻化”,这或许正是减肥带来全身代谢改善的关键所在


不过,研究还发现,那些因肥胖而活跃的促炎免疫细胞虽在减肥后有所消退,却并未完全“熄火”,它们依旧保持着“随时待命”的状态,这也许正是体重反弹的潜在隐患


640.png


减重“灭火”成功,

但免疫代谢“记忆”仍残存


640 (7).png


研究聚焦的腹部皮下脂肪,不仅是中心性肥胖形成的重要部位,也与2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揭开其动态变化的秘密,或许能破解减肥健康效果的“密码”。


640 (8).png


然而,转折点在于,减重手术后,这些异常变化明显缓解


640 (1).png


这表明,减重不仅仅是体重的下降,更是脂肪组织结构与功能向健康状态的转变。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免疫调控机制:肥胖时巨噬细胞被过度招募,并转向促炎表型,而减重过程中,一部分巨噬细胞依然顽强“驻守”脂肪组织,形成了一个“记忆性”的炎症群体。


换句话说,虽然减重改善了局部炎症环境,减少了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及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巨噬细胞并未彻底“复位”,它们保留了“曾经战斗过”的记忆和预激活状态。未来一旦遇到刺激,便可能迅速复燃,导致炎症反复,最终促使体重反弹的发生。


640 (2).png


减重,不仅让人瘦,

更能让脂肪组织“返老还童”


看来,肥胖的危机不仅仅体现在体重数字的增长,更深层的风险更是潜藏于脂肪组织内:炎症、缺氧、纤维化、氧化应激等问题交织缠绕,而这些都与一个核心关键词——细胞衰老息息相关。


幸运的是,减重能从多个角度逆转这种衰老过程


640 (9).png


这些通路主要富集于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前脂肪细胞,这也意味着脂肪组织重塑不仅是体积缩小,更是一场细胞间信号交流的大整顿。


另外,减重还使细胞衰老标志物p21的表达明显降低,这一变化意味着细胞有望重新进入增殖状态,过去被p21抑制的细胞周期促进基因(如CDK1、CCNA2等)开始“苏醒”,呈现活跃的细胞更新态势


然而,脂肪组织的“康复”并非百分百彻底,部分信号通路出现“超额补偿”,例如凋亡相关因子在减重组的表达甚至高于肥胖组,提示脂肪组织正在经历复杂的修复与调整过程。


640 (3).png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脂肪组织衰老退化背后的多重细胞内外调控因子,它们共同推动了脂肪组织的恶性衰老循环。而减重带来的代谢健康改善,关键在于对脂肪组织衰老进程的逆转。与此同时,那些肥胖诱导的“记忆性”促炎巨噬细胞在减重后依旧存在,它们潜伏的炎症激活状态可能成为未来体重反弹的隐秘推手。


脂肪细胞从未“忘记”胖过的日子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减肥确实带来了细胞层面令人惊喜的“逆龄重塑”,但免疫系统的“记性”显然没那么好糊弄。事实上,不只是免疫细胞保留了对肥胖的“记忆”,就连脂肪组织本身,也像个念旧的老朋友,把曾经的“胖历史”紧紧攥在手心,迟迟不肯松开


另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2]就揭开了这段“记忆”的冰山一角。研究显示,不论是人类还是小鼠,即使成功减肥后,脂肪组织仍然保留着与肥胖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和表观遗传“痕迹”——这就是脂肪细胞强大的“分子记忆”


640 (4).png


通过单核RNA测序(snRNA-seq)技术,研究者发现,即使在体重显著减轻之后,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状态依然存在脂肪组织中“炎症主谋”LAMs的比例虽然下降,但尚未恢复到健康水平。更让人警觉的是,许多在肥胖状态下高度表达的基因,在减肥后仍然“赖着不走”。比如炎症相关基因(TNF、IL6)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群;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如FABP4、PLIN1)只部分恢复纤维化基因(COL1A1、MMP9)则持续高表达。这些转录层面的顽固遗留提示着一种深层的“肥胖记忆”,仍在影响脂肪组织的健康状态,并可能成为代谢失衡的隐患。


640 (5).png


如果说转录层面的残留是“表象”,那么表观遗传的改变可能才是肥胖记忆的“根”。研究发现,肥胖使得脂肪细胞中控制炎症与代谢的染色质区域出现持久开放,并伴随着关键组蛋白修饰的显著改变(如H3K4me3、H3K27me3)。这些结构和修饰上的印记并没有因为减肥而被彻底“擦除”,它们就像分子层面上的“便签纸”,提醒着脂肪细胞“你曾胖过”。


而这种“记忆”,一旦重新遇上高脂饮食的诱惑,便如洪水猛兽般迅速苏醒。研究发现,减肥后再接触高脂饮食的小鼠,其体重反弹速度远远超过那些从未减肥的小鼠,不仅脂肪组织迅速再次炎症化,肝脏也迅速出现脂肪堆积和功能障碍。这些反弹现象与肥胖时期留下的表观遗传标记高度关联,证明“肥胖记忆”为体重反弹埋下了深层的分子“地雷”。


640 (6).png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体重反弹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失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分子和遗传机制——脂肪细胞对肥胖的“记忆”难以磨灭。 这为体重管理提供了全新视角:成功的减肥不仅要追求短期体重下降,更需要关注如何从分子层面帮助脂肪细胞“遗忘”肥胖,或开发靶向表观遗传的干预手段,以打破“肥胖记忆”的枷锁,实现更稳定、更持久的健康体重。


看来,这场与体重的拉锯战,远不止是意志力在健身房或餐桌前的角力。当我们以为“胜利”的旗帜已经插上体重秤的数字高地,身体的微观世界却可能还回荡着昨日战场的硝烟。那些深植在脂肪细胞里的“记忆”,即使表面被攻克,暗处的哨兵仍在潜伏。它们静静蛰伏,等待着任何一个松懈的信号,准备着一次迅猛的反扑,减肥大业真的任重而道远~


仍需指出的是,研究[1]聚焦早期减重阶段及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样本量有限且未涵盖其他脂肪部位和减重方式;研究[2]未进行随机化和盲法,且人类样本来自不同减重方式和部位,缺乏统一对照,同时无法直接验证人类脂肪细胞表观遗传记忆,均限制了结论的普适性。


参考资料:

[1]Miranda AMA, McAllan L, Mazzei G, Andrew I, Davies I, Ertugrul M, Kenkre J, Kudo H, Carrelha J, Patel B, Newton S, Zhang W, Pollard A, Cross A, McCallion O, Jang M, Choi KL, Brown S, Rasool Y, Adamo M, Elkalaawy M, Jenkinson A, Mohammadi B, Hashemi M, Goldin R, Game L, Hester J, Issa F, Ryan DG, Ortega P, Ahmed AR, Batterham RL, Chambers JC, Kooner JS, Baranasic D, Noseda M, Tan T, Scott WR. Selective remodelling of the adipose niche in obesity and weight loss. Nature. 2025 Jul 9. doi: 10.1038/s41586-025-09233-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34602.

[2]Hinte, L.C., Castellano-Castillo, D., Ghosh, A.et al. Adipose tissue retains an epigenetic memory of obesity after weight loss. Nature 636, 457–465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65-7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MET 2025)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08月22-2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现代管理”“教育”“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8-22
【合作ACM出版|高录用稳检索|价格实惠】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
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于中国-哈尔滨举行。大会将汇聚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共享学术盛宴。
2025-08-15
【IEEE出版|院士/Fellow报告|EI稳定】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
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定于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供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更多合作机遇。
2025-08-15
【IEEE 出版丨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
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2025-08-22
【SPIE出版,河南工业大学校内召开】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 2025)
第七届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ICWCSG2025)定于2025年8月8-10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会议旨在为从事“无线通信”与“智能电网”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2025-08-08
【欧洲会议|可线上线下参会】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
第七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在中国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9-10
相关资讯

打破纪录!中国科学家让薛定谔的猫活了23分钟

中科大团队成功让薛定谔的猫活了长达整整23分钟!

30980

5

2024-11-25

近期多起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原因分析

《社会排斥与行为极化: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生成机理及防控》

9371

6

2024-11-19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柳叶刀子刊:不是1万步,7000步即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柳叶刀子刊:不是1万步,7000步即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3932

3

2025-07-24

多吃碳水竟会伤脑?柳叶刀子刊:高碳水饮食或增加脑损伤风险,健康脂肪反而能保护大脑

多吃碳水竟会伤脑?柳叶刀子刊:高碳水饮食或增加脑损伤风险,健康脂肪反而能保护大脑

3806

3

2025-07-23

高颜值的人,免疫力越强?!研究表明:外表高吸引力的人群具有普遍较好的免疫功能,包括更强的对抗细菌入侵能力

高颜值的人,免疫力越强?!研究表明:外表高吸引力的人群具有普遍较好的免疫功能,包括更强的对抗细菌入侵能力

3976

5

2025-07-22

生酮或是一种促衰老饮食!Cell子刊:生酮饮食加速雄性衰老,雌性则因雌激素免受影响

生酮或是一种促衰老饮食!Cell子刊:生酮饮食加速雄性衰老,雌性则因雌激素免受影响

5033

4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