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国自然人才类项目,会评陆续开始!

2024-06-08
2584

近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2024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评审会议化学科学部2024年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会议陆续召开,同时,大多数学部已陆续通知杰青及优青答辩材料提交时间,标志着人才类项目会评陆续开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是中国国家级人才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项目,很多时候,也是通往院士道路的最后两个台阶。优青杰青的标签,于青年学者而言是对其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于各个单位而言则代表着科研的水平和地位,是各项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优青杰青近年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申请,往往不再是青年学者一个人的事情,而牵涉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利益。可以预期,在中国计划性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下,这一势态会持续下去,不会改变。


那么这样两个重要人才基金项目,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从几个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助率都接近 23%,而优青的资助率只有 11%,杰青的资助率连 10% 都不到,远低于其他的基金项目。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回国工作,优青杰青竞争态势愈发激烈,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那么,面对如此众多的申请者,基金委优青杰青评审标准是什么呢?各个申请人又该如何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

杰青评审标准

首先,让我们看看基金委领导的说法。2015 年 6 月,在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年度杰青暨创新研究群体化学专业评审组会议上,基金委姚建年副主任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系列中最重要的类别,评审时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考察申请人:

1.  应当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良好的科研潜力往往比目前已取得的成果更重要;


2.  应当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能够通过学科交叉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天花板」的瓶颈问题,从而在学科前沿取得突破;


3.  应当具有良好的学术品德,品学兼优才能成为好的学术带头人。


化学科学部主任张希院士则指出,杰青在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果,评审重点应包括: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对本学科领域或者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构想、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从以往「杰青」评审情况看,评委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和系统性。申请人应当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反映在其发表的论文相对集中在某一研究领域,行走于科学研究前沿,但不是不断变换着追求科学热点。


2.  在本研究领域的影响力。申请人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已经崭露头角,并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反映在其担任国际期刊编委、在国际组织任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及获国际奖励等。


3.  兼顾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的特点,不简单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次数和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作为评审标准。


优青评审标准


同年 7 月,在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年度优青评审会上,张希院士再次提出,优青项目评审时应重点考察如下几个方面: 


1.  考察申请人近 5 年取得的科研成就。科研成果的评价归根到底要靠专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科研成果的评价很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文章发表的刊物和引用数量,要充分考虑研究领域的差异。有一些青年人工作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方向;发表的论文不多,但很有创意,也很有深度,这样的青年人非常值得支持。 


2.  考察申请人提出创新思路和开展创新研究的潜力。一旦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他们是否会在 2-3 年内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否有可能进一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3.  考察拟开展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申请人是否抓住了重要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4.  考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重点考察研究方案的逻辑合理性,但不要过分强调是否有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基础,否则不利于青年人从事高度探索性的创新研究。若申请人在某一方面曾取得过突出的研究成果,评委应该相信他们有能力从事不同的开拓性研究。 


5.  考察申请人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情况。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如:项目申请材料的内容严谨,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行取得的学术成绩等。 


优青杰青评审心得


笔者近几年每年都会收到邀请评审优青杰青申请书,这里结合上面所提到的评审标准,谈自己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1.  首先,是功夫在平时,而不是在申请书本身。对于人才项目而言,如果没有好的积累,即使申请书写的天花乱坠,也无法打动评审人。申请书写的不好,这一点很容易改正。但平时积累不够,则很难短时间更改。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2.  那平时积累需要注意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标签,在一个领域和方向有深入系统的工作,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法宝,一说起这个问题、方向,大家都会想起你。而不是不断追逐热点和潮流,文章发了很多,引用也不少,但回过头看,却是东一枪、西一枪,不成系统,没有体系,因而也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力。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签,对于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是非常重要的。能坐住冷板凳,才有可能出大成果,这一点基金委两位领导都有提到。最明显的例子,当然就是最近的引力波探测,是几代人四十余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3.  除了深入钻研之外,在当今这个时代,光是闭门读书做研究、不出去走动,也是不行的。学术圈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交流、合作、乃至一定的自我推销和宣传,也非常重要。非常简单,如果专家评委从来没有听到过你的名字,没有在会上见过你、听过你的报告,拿着申请书,心里可能会打个大问号的。如果不在学术圈积极主动,除非自己做出了惊世骇俗的成果,像引力波探测一样,又有谁会来邀请你做大会报告、做杂志编委、提名你得各种各样的奖项呢?没有这些,又如何能体现姚老师所说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呢?这一点,知社学术圈发布过一篇印度导师如何能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文章,里面有精彩论述。学术圈子,中外其实都是一样的。


4.  有自己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又有不错的学术网络、人脉、影响和地位,那申请优青杰青,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申请书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亮点提炼出来,显示自己的学术标签、突出自己的学术影响。即便是文笔欠佳,也可以找人润色修饰。即使是今年不行,明年仍然大有机会。但如果平时的功课不到位的话,那现在需要思考的,应该不是今年的申请书,而是下面几年,自己的科研工作,该如何做了。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基金委官方、网络、公众号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第六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4)将在中国青岛举行, 会期是2024年11月8-10日, 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欢迎投稿参会!
2024-11-08
第三届声学,流体力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4年11月08-10日在杭州举办。会议主要围绕物理学中的声学、力学中的流体力学以及二者涉及到的工程内容、格林函数研究方法展开讨论。
2024-11-08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2024)将于11月22-24日在厦门召开,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2024-11-22
第六届机器学习、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国际会议(MLBDBI 2024)计划在2024年11月1-3日在中国杭州举行,该会议将围绕“机器学习”、"大数据”、“商务智能”等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
2024-11-01
聚焦“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最新研究,涵盖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主题,第四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4)将于 2024年11月8-10日在中国深圳举行。欢迎投稿,参与!
2024-11-15
第四届新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NEPE 2024)将于2024年11月8-10日在中国广州隆重举行。会议将遵循学术性、国际性的原则,特邀国内外电力与能源领域内的学者专家前来参会。
2024-11-08
相关资讯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52680

20

2023-03-07

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

51932

36

2023-08-24

985最新《Science》!重磅成果,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突破!

三所985高校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

3583

2

2024-08-02

211教授,出任高水平期刊副主编!

近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赖志超教授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邀请,出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成为中国内地第4位担任该期刊副主编的学者。

2791

4

2024-07-25

985/211携手发刊!一滴水,登上Nature子刊!

自1859年以来,人们观察到离子在窄通道中沿压力驱动的水流运动,这种现象称为顺流离子传输。

2891

9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