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最高3000万资助!中国科学院院士详解基金重大改革

2023-11-09
45635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是科技界广受好评、备受关注的一类人才项目,自1994年设立以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进一步强化杰青的项目属性,积极构建对优秀人才的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从2024年起,对上一年底资助期满的杰青项目开展分级评价,确定“优秀”“良好”“一般”的评价等级并将其反馈依托单位作为杰青项目负责人科研表现的评价参考,同时择优遴选不超过2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二个五年滚动支持,资助强度加倍达到800万元,资助期满后再择优遴选不超过5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三个五年1600万元的资助,通过十五年近3000万元的高强度支持,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造就高水平领军人才。(计划与政策局人才处供稿)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对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了重要回复。


内容概览

1.杰青最高可获15年稳定支持

2.自2024年起,对于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科研人员年龄限制将放宽到48周岁

3.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试点资助优秀本科生

4.调整医学评委构成,三分之二左右的专家应该是医生,三分之一左右是做研究的学者

5.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并重

6.破除“打招呼”顽疾

7.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和原创性基础研究


1、杰青最高可获15年稳定支持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对于这两种支持机制,自然科学基金委如何协调?


窦贤康: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实际上是辩证的关系。竞争是前提,维持竞争,是我们评选项目的第一原则。在竞争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人非常优秀,再稳定支持他们。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把人才选拔出来,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供“练武”的台子,大家上去比试,如果效果还不错,面上项目做得很好,杰青项目干得也不错,我们会以更大的项目更长的周期去稳定支持。


对于获得“杰青”基金项目的科研人员来说,在项目结题后一方面可以申请创新研究群体、基础科学中心等人才项目,沿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才资助链条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申请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面向科学前沿和支撑国家需求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动产出创新成果。同时,我们正在计划进行一项改革,探索设立杰青基金延续资助项目。在杰青基金项目结题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分级评价,择优选出一批极富创新能力和潜力的优秀人才,给下一个5年周期的滚动支持,通过选拔的杰青,特别优秀的最高可获得15年的稳定支持。最终,我们是想引导和鼓励项目负责人持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探索构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稳定支持机制。


2、女性申请杰青年龄限制放宽到48周岁

据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始终重视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发展,采取了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允许孕哺期女性延长项目周期、提升女性专家评审参与度等措施,特别是放宽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为更多女性科研人员获得项目资助、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要求,申报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申请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要求,男性未满45周岁,女性未满48周岁。


此次推出放宽女性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年龄限制的政策,将为广大女性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申请资助机会,为培养造就更多女性科技领军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试点资助优秀本科生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试点优秀本科生资助,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支持青年人才成长方面,还有哪些举措和计划?


窦贤康:近两年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数量增加很快。一是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进入高校,充实了科研人员队伍,促进了博士生培养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二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增强了海外留学博士生回国发展趋势。


针对这些突出特点,我们将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资助模式,破除一些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尽早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鼓励他们创新,给中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4、单列临床医生赛道,评委中医生占比2/3

中国新闻周刊:前不久,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了医学科研资助需求与政策调研,引发了比较大的讨论。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什么? 


窦贤康:医学与“四个面向”的每一个“面向”都密切相关,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持续优化医学科学基金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科学家资助力度,促进医学科学高质量发展。


医生搞科研发论文是好事,但要符合现实规律,不能提不切实际的要求,逼着医生为了晋升去发一些无用的论文。我们计划明年进行试点,加强临床医学科学家资助力度,为愿意做科研的优秀医生单列一个赛道,增加杰青名额。我们要求申请者是一个好医生,同时也要有兴趣做科研,鼓励他们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合作。此外,以往的专家评委大多是做基础研究的专家,我们将在这个版块调整评委构成,三分之二左右的专家应该是医生,三分之一左右是做研究的学者。


5、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国内的基础研究,强调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你怎么看“两条腿走路”?基础研究的“有用”和“无用”间该怎么平衡?


窦贤康:长期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并重。一方面,我们保持面上等自主选题类的项目资助经费占比在60%左右,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实现科学基金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全覆盖;另一方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凝练核心科学问题,通过一些重大基金项目,稳定支持优秀的科学家攻关。基础研究在当下也有新的变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一些基础性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具体,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学没有“无用”的,长期看来都会有用,但科学发展最初的驱动力还应该是好奇心。科研人员也不能因为科学“有用”,过于功利化,这样科学往往进步不了。


6、破除“打招呼”顽疾

中国新闻周刊:在整治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的顽疾方面,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哪些具体举措?


窦贤康: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正面引导、极限防守、严肃惩戒”三方面,尽最大可能使“打招呼”起不到效果。


检验工作好与坏最本质的标准,是看最好的人有没有上来,最差的人有没有被淘汰。从评审专家和答辩人的反馈来看,今年整治有明显的效果,之后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相关整治工作。如果我们设立的项目不科学,没有形成良好的评审机制,最优秀的人得不到有效支持,对中国基础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


7.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

中国新闻周刊:前沿基础研究往往高风险、难以预测、跨学科,专家通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是否需要探索一些新的非共识的评审和资助模式?


窦贤康:此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就开始支持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资助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科研人员申请时,会标明自己项目类型是原创类项目,此类项目也需要和其他项目一样,按同样的程序进行评审,只有获得专家共识,才能得到支持。但原创性强的项目,按照常规遴选机制,有时很难通过项目申请。真正的原创项目该怎么评?比如,一个科研人员在量子物理领域很有才华,观点独树一帜,是不能简单按照函评结果来判断是否给与支持的。应该找来国内量子物理领域五六位最顶尖的科学家,如果专家们就这个项目有争议,比如即便他们中有两个人说行、三个人说不行,这个项目我们亦可以支持。因为说行的是一流的专家,只要不是出于私心,少数的意见也可能蕴含着对项目原创性的认可。最近,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研究探索相关的改革。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新闻周刊,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1
点赞 21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ICHCE&ESI 2025)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多个研究所以及高校联合举办,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举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或参会。
2025-06-13
【特设优秀评选!IEEE出版,EI稳定检索!】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学术会议(NGDN 2025)
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会议暨网络与大数据高端论坛(NGDN 2025)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大会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数据驱动网络”的最新研究展开。
2025-06-06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往届见刊一个月检索】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相关资讯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52882

20

2023-03-07

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

52372

36

2023-08-24

985最新《Science》!重磅成果,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突破!

三所985高校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

4112

2

2024-08-02

211教授,出任高水平期刊副主编!

近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赖志超教授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邀请,出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成为中国内地第4位担任该期刊副主编的学者。

3372

4

2024-07-25

985/211携手发刊!一滴水,登上Nature子刊!

自1859年以来,人们观察到离子在窄通道中沿压力驱动的水流运动,这种现象称为顺流离子传输。

3627

9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