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如何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2022-10-21
6994

9月5日,国新办举行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彰显了党中央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新时代科普工作支撑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大局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如何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李萌指出,《意见》提出了落实“同等重要”的工作思路、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特别注重强调加强制度保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保障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完善科普奖励激励机制,加强科普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完善科普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短板和不足。”李萌以科普场馆覆盖不足为例说,目前,全国共有1500多个科技类场馆,场馆数量远低于公众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场馆多为综合性场馆,内容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有些场馆甚至存在内容不准确的问题。


为此,《意见》特别提出,要鼓励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全面提升科普场馆服务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新兴产业和科研科技科普不足。“我们现在很多的前沿科普是通过热点问题大大促进的。比如新冠疫情带来了病毒学的大普及。”李萌坦言,从病毒传播等科技知识通过热点问题在公众中广泛普及的现象可以看出,广大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前沿的最新知识,因为如果不了解情况、不了解利弊,就会造成一些混乱。


《意见》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向公众普及科学新发现、技术新成果,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直面应急科普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防火、防震、防疫、防洪、抗旱等紧急避险和应急救援的专业领域科普相对不足,《意见》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引导、公共应急、监督考评。要建立应急科普机制,统筹日常和应急科普工作。


谈及如何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李萌表示,科技部将从五个方面推动落实:


  • 依托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科普工作统筹协同。强化关键部门责任,推动形成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推进机制,设置央地、部门科普合作项目,构建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科普工作格局。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牵头,有40多个部门参加。只要这40多个部门带头落实《意见》,相信《意见》会很快落地并产生效果。


  • 发挥好网络科普力量作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导其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群众。当然,还要整治网络传播中反科学和伪科学的内容,以及以科普的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 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作品。围绕“四个面向”,聚焦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群众关心度比较高的前沿科技,比如绿色双碳、人工智能、基因编辑、量子科技、高速移动网络等内容,我们可以采取项目式定制、特约创作的方式,推出一批弘扬正能量、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科普作品,大力提升我国科普的原创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发现和培养科普创作人才等。


  • 支持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普场馆建设。我们正在研究开展科普场馆内容的提升行动,增强展示内容的准确性、通俗性,不断提升科技场馆展示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谋划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家科普基地体系,在与各部门、各地方共同打造国家科普基地的基础上,还要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公众深度参与互动的场景基地,用场景来驱动科普工作。尤其要大力弘扬老一代科学家胸怀祖国、科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青海的原子城基地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基地,钱学森图书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都是重要的科普基地,要深度挖掘、广泛宣传,支持这些场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 营造重视科普的社会氛围。科普工作要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所以,《意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兴办科普事业非常有针对性。我们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设立科普基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投入科普事业。还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普论坛,提升中国科普的国际影响力;支持大科学家讲科普,支持外国科学家讲科普,大家共同讲好中国科技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已收藏 0
点赞 5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ICHCE&ESI 2025)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多个研究所以及高校联合举办,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举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或参会。
2025-06-13
【特设优秀评选!IEEE出版,EI稳定检索!】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学术会议(NGDN 2025)
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会议暨网络与大数据高端论坛(NGDN 2025)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大会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数据驱动网络”的最新研究展开。
2025-06-06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相关资讯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52873

20

2023-03-07

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

52361

36

2023-08-24

985最新《Science》!重磅成果,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突破!

三所985高校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

4103

2

2024-08-02

211教授,出任高水平期刊副主编!

近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赖志超教授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邀请,出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成为中国内地第4位担任该期刊副主编的学者。

3362

4

2024-07-25

985/211携手发刊!一滴水,登上Nature子刊!

自1859年以来,人们观察到离子在窄通道中沿压力驱动的水流运动,这种现象称为顺流离子传输。

3611

9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