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高熵合金,Nature Synthesis!

2025-11-13
3908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640 (35).png


一、研究背景


高熵合金(HEAs)因其通过多种不混溶主元素的均匀混合,能增强构型熵,稳定单相固溶体,并实现可调的机械、热学和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极大地扩展了材料库。传统上,HEAs通常需要通过高温来稳定热力学亚稳态结构进行合成。


二、关键问题


当前HEAs合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合成温和条件下的纳米粒子困难且混合效率低

HEA纳米粒子的合成具有挑战性,因为在传统的湿化学方法中,大多数金属元素在温和温度下仍保持不混溶。此外,在水溶液中,反应物的微混合时间长于成核诱导时间,导致反应物混合效率低下,所得纳米粒子中的元素分布不均匀。

2、需要极端条件和复杂的后处理

基于热解的方法需要在气相或液相中于高温下混合不同元素,并随后淬火以限制原子扩散,但这需要极端的条件。而且,以往的方法通常需要支撑基底或封端配体来避免在高温下发生结构粗化,这不仅增加了额外的后处理步骤,也阻碍了多级结构材料的合成。


三、新思路


有鉴于此,北理工杜然、贺志远团队和西湖大学杨尧等人提出了一种在零下温度下进行的双层冰重结晶方法,用于合成包含多达11种金属元素的HEA纳米粒子或气凝胶。研究发现,在0°C以下,预熔融冰通道可以调控金属盐和还原剂的均匀释放,从而形成HEA晶核。这些晶核起到类似于抗冻蛋白的抗冻结剂作用,促进元素在冰晶界处的均匀混合和组装,形成HEA纳米粒子或HEA气凝胶。此外,通过引入任意模板,成功在各种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以及宏观气凝胶上合成了纳米厚度的均匀HEA涂层。双层冰重结晶方法展示了冰化学在合成具有分级结构的高熵基材料方面的应用。


技术方案:

1、通过BLIR合成了HEA-NPs和HEAAs

BLIR过程利用冰重结晶调控溶质扩散,通过超淬火和退火形成均匀金属纳米粒子,最终合成多组元HEA气凝胶。

2、揭示了HEAAs 的原子混合与宏观组装机制

MD模拟揭示了冰介导形成机制:预熔融冰通道中金属离子还原、组装成合金团簇,混合熵高,无相分离,HEA-NPs抑制冰生长并形成稳定凝胶网络。

3、精确制备了纳米厚度的 HEACs

BLIR程序利用冰模板和异相成核机制,精确制备了核壳结构的HEA涂层气凝胶,如Au@HEA,实现了均匀元素分布和自支撑特性。


技术优势:

1、首次提出双层冰重结晶 (BLIR) 策略

本文首次提出双层冰重结晶 (BLIR) 策略,在零下温度下(如243 K)利用预熔融冰通道精确调控溶质扩散和反应,克服了传统湿化学法中元素分布不均和高温热解法的限制,实现了对高达11种不混溶金属元素的原子级均匀混合。

2、精确构建了多级结构和核壳涂层

BLIR方法具有极高的结构调控能力,能高效合成自支撑的厘米级多孔HEA气凝胶,还能通过控制反应步骤和引入模板,精确制备出纳米厚度、元素均匀分布的HEA涂层于金属或合金核上,实现了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复杂核壳纳米结构。


技术细节

通过BLIR合成HEA-NPs和HEAAs

BLIR过程的关键在于零下温度下由冰重结晶调控的溶质扩散机制。实验中,首先采用两步超淬火技术将混合金属盐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分别快速冷却至77 K,形成双层玻璃态冰(又称非晶冰)。随后,通过在高于玻璃态冰转化温度的重结晶温度(Tr )下退火。在退火过程中,玻璃态冰开始重结晶并形成小的多晶冰晶粒。在两冰层之间,预熔融冰通道形成,金属离子和还原剂在其中均匀且持续地扩散并反应,形成均匀的金属原子纳米粒子。随着退火继续,冰晶粒变大(例如从31.1 μm到159.8 μm),晶界移动推动纳米粒子接触。在高表面能和冻结诱导浓度的驱动下,纳米粒子稳步接触并熔合成多级组装体,最终通过冷冻干燥形成具有高度多孔结构和厘米级直径的HEA气凝胶。该方法成功合成了五元、七元、九元乃至十一元(如PtAuAgCuInPdRhRuCoBiNi)的HEAAs。


640 (36).png

图  通过BLIR策略合成HEA-NP和HEAA


640 (37).png

图  HEAA的表征


HEAAs 的原子混合与宏观组装机制

为了揭示冰介导形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冰晶粒间的预熔融冰通道作为反应场所。通过预熔融冰溶液的有限供应,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被还原成原子,这些原子迅速组装成小簇,并逐渐长大形成多组分合金团簇。在此过程中,混合熵(ΔSmix ) 迅速逼近理论高熵极限(1.61R),表明原子级混合效率高。Warren–Cowley参数(WCP)的计算结果接近零,这定量证实了五元HEAAs中几乎没有发生相分离,元素分布非常均匀。此外,通过单冰晶生长实验证实,HEA-NPs具有类似于抗冻蛋白的特性,它们在冰晶棱柱面上富集和组装,抑制了冰的生长。这种在低温和受限环境下形成的稳定冰-纳米粒子界面,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促进HEA-NPs持续聚集,最终稳定地演变成凝胶网络,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均匀的元素分布。


640 (38).png

图  HEA-NP和HEAA的形成和组装机理


合成纳米厚度的 HEACs

BLIR程序可以精确控制宏观HEAAs组装的每一步。通过在冰中引入现有结构(例如Au凝胶)作为模板,并在第一轮重结晶后引入包含多种金属源的第三层冰。在第二次重结晶过程中,后续金属利用异相成核机制,优先在预成型Au凝胶上形核并共形生长。通过该机制,成功制备了具有自支撑特性的HEA涂层Au气凝胶(Au@PtAgCuInPdRhRuCoBiNi)。HR-STEM和EDX表征揭示了明确的核壳结构,HEA涂层的厚度约为1 nm,包含十种均匀分布的元素。X射线衍射(XRD)图谱显示了来自Au核和HEA壳的两组不同的衍射峰。融合多模态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进一步证实了HEA壳层中元素的均匀分布,并且Au核与HEA壳之间存在尖锐的边界,这意味着在低温合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元素交换。该策略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在不同金属核(如Ag)和双金属合金核(如AuCu)上制备HEACs。

 

640 (39).png

图  纳米厚的HEA涂覆的NP和气凝胶


展望


总之,BLIR策略在零下温度下成功制备了具有原子级均匀混合的多级结构HEAs和HEACs。该方法通过精确调控冰重结晶,有效控制了元素释放、反应和宏观组装,实现了传统方法难以达到的、具有设计性的HEA纳米粒子、气凝胶和独特的核壳涂层。这种新颖的冰介导化学方法为未来开发具有设计性、复杂多级结构的高熵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Li, K., Sun, X., Wu, Q. et al. Synthesizing high-entropy alloy materials and coatings using a bilayer ice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 Nat. Synth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5-00931-3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5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本月截稿!往届已检索!稳定检索】第二届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与交互设计国际学术会议(ICADI 2025)
2025年第二届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与交互设计国际学术会议(ICADI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会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主办主办。
2025-11-28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相关资讯

7所高校,齐发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在Nature发文!

48931

39

2023-03-03

5所“双一流”,齐发Nature!

近日,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48244

20

2023-02-27

浙江大学,Nature Materials!

浙江大学,Nature Materials!

3794

4

2025-11-14

乔世璋,Nature Chemistry!

乔世璋,Nature Chemistry!

3704

4

2025-11-13

苏州大学张晓宏团队,一天两篇Nature在线发表!

苏州大学张晓宏团队,一天两篇Nature在线发表!

4915

5

2025-11-13

南京工业大学,院士+杰青+优青,合作发一篇Nature!

南京工业大学,院士+杰青+优青,合作发一篇Nature!

3682

3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