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19日,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在深圳技术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1034酒店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深圳技术大学主办,深圳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承办,深圳市坪山区人才工作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协办,并由AiScholar 艾思科蓝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保障。
大会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累计呈现6场专家前沿报告、13场青年学者报告及78组海报展示,构建起涵盖主题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与即时互动的学术生态圈。会议期间高频次的知识碰撞与深度对话,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中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多维学术交流。
大会合照
10月18日上午,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举行开幕式。深圳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明仲讲席教授在开幕式上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词。他表示,深圳技术大学将继续发挥在计算机领域的学科优势和产教融合特色,携手各方,为推动人工智能构建更智能、更高效、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AAAS Fellow、IEEE Fellow、IAPR Fellow,Video Rebirth公司创始人刘威博士,IAPR Fellow、IET Fellow、AAIA Fellow,上海交通大学严骏驰教授,南京大学王利民教授,厦门大学严严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罗文坚教授及广州大学戴宏亮教授共六位专家分享了他们的前沿研究成果。他们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创新的视角和生动的阐述,激发了全场热烈互动,将学术讨论氛围不断推向高潮。Video Rebirth公司创始人刘威博士作主题报告《Foundation Models, Generative AI, and Next》上海交通大学严骏驰教授作主题报告
《Generative Models for Discrete Optimization》
《InternVideo: A Family of Multimodal Foundation Models for Video Understanding》
厦门大学严严教授作主题报告
《Advanced Paradigms i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Towards Data-Efficiency, Privacy, and Continual Adaptation》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罗文坚教授作主题报告
《Immune Computat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广州大学戴宏亮教授作主题报告
《Adaptive Multiple Kernel Clustering via Dynamic Low-Rank Embedding》
此外,本次会议特设口头报告与海报展示环节,旨在为学者们提供深入的交流平台。来自约旦扎卡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们积极参与,逐一展示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就此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为鼓励创新,会议特设了优秀论文奖、优秀青年学者报告奖和优秀海报奖,并各评选出2名获奖者。这些充满潜力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领域蓬勃的未来。本次会议成功构建了一个跨地区、跨机构、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为业内同仁搭建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与会者们在此深度交流,思维碰撞、灵感交融,共同度过了一段精彩而充实的时光。此外,作为会议的重要环节,会议还组织了部分与会学者于10月19日参观比亚迪深圳研发中心。本次学术考察聚焦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学者们实地观摩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数字化生产线,以及比亚迪技术类产品。此次参访不仅拓展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对话渠道,也为未来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切实的思路与方向,进一步丰富了本次会议的学术内涵与实践价值。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等前沿领域,是一场以智能技术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的学术盛会。会议成果显著,不仅为大模型、知识图谱、智能感知、自主系统、人机协同与智能计算等关键技术明晰了新发展路径,也为全球智能制造升级、智慧服务落地与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重要动力。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深化与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汇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智慧力量,共同探索智能技术重塑未来人机融合的社会新形态,持续为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智能化进程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