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去这所985了!
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受邀在华中科技大学作题为“从结构生物学到结构学——酷寻:以冷冻电镜探索未知世界”的报告。
从“视觉”这一提供信息最多的感官导入,颜宁介绍了“看到”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尤其是对结构生物学而言,深入幽微的“看到”的重要性。“结构决定功能”,从钻石和石墨的分子结构的差异切入,她以生动的案例阐释了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价值。“跨膜运输蛋白确实是最难的,我还是很想让我的科研成果写进教科书的,所以我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颜宁以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钠离子通道(Nav)的研究为例,阐释了结构生物学如何揭示疾病机理。她提到,解析这些蛋白的动态构象变化,不仅为糖尿病、疼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更推动了人类对生命本质探索的进程。
“冷冻电镜技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颜宁介绍,传统X射线晶体学受限于蛋白结晶难题,而冷冻电镜突破性地实现了对膜蛋白等复杂结构的原子级观测。她将这项技术比作“分子摄像机”,可捕捉蛋白质动态工作的全过程。“华科大马上有冷冻电镜平台了,这是很好的工具,不管你是不是学结构生物学的,都可以去运用它。”
在交流提问环节,当学子问到计算机与生物如何结合时,颜宁这样勉励学子勇敢踏上学科交叉的路。当被问及如何度过科研中那些痛苦的时刻时,颜宁表示,一方面痛苦可能来源于知识储备尚不到位,另一方面来看,未知的越多说明研究前景越广阔。针对AI在该领域的应用,颜宁分析了AI的潜力与局限性,“实验才是验证真理的最终标准”。
颜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