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暴涨180%!研究生,读不起了
好消息: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
坏消息:学费又涨了!
近日,一位即将攻读某985高校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研究生一年学费的截图,显示共需缴费10万元,网友们直呼:“研究生要读不起了!”
图源:小红书
随着研究生招生中专硕比例的不断扩大,对于许多要读研的人来说,专硕已经成为首选。一直以来,全日制专硕的学费高于学硕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相较于学硕一学年八千的稳定收费标准,近年来,各高校的专硕学费可谓是水涨船高,不少专业突破万元大关,更有小部分专业一年学费涨至十几万。
软科梳理了部分高校2024年和2025年研究生收费标准,发现学费上调的“重灾区”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法学、文学、工学等门类下的专业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也不乏热门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经管类专业,文学的部分专业学费上调幅度较大,甚至直接翻倍。某985高校翻译专硕的学费总额从2万元上调至5.6万元。
校学费近年来为何密集涨价?从高校的经费来源构成或许能找到答案。
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财政拨款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均在4%以上,学费收入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滞后的收费标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各省市均有相应学费调整动作。
在学费上涨的同时,多元化的资助奖励体系也在构建,为学生提供“兜底”保障、积极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构建“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体系,覆盖高等教育所有教育层次、培养单位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硕士研究生是科研领域的生力军,切实保障生活基础,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不断激发潜能。在通行学费标准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学费上涨不可避免。但更该关注学费该怎么涨?哪些专业该涨?涨多少?以及多付的学费是否能回馈到学生本人、用到实处,保障并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