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高校的背景可以有多强?两院院士创立、郭沫若题名、部委直属、兵工七子...
2022-05-06
7201

最近冒出了一批更名潮,多所院校申请更名。在当前“以名识校”的社会舆论下,名字对办学、宣传以及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


图源:长春理工学院官网
两院院士创立
两弹元勋甘为学院扫厕所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光机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王大珩先生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题写校名。

(郭沫若题写校名)
图源:百度百科
王大珩于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也是“中国光学之父”,同时是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校初期也是建国初期,背负繁重科研任务的王大珩先生并没有顾此失彼,他始终坚持给学生上课、指导学生论文。同时带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一些研究人员都到学院兼课。
留学多年,大珩先生深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因此,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厂成为学生们的实习基地,长春、成都、西安、上海、合肥5个光机所及上海技物所成为学生们的毕业设计场所。
而学生也不负众望,从这里走出了像“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蒋筑英等15个院士。

(王大珩(左)与学生蒋筑英在研究工作)
图源:百度百科
学院的发展几经波折,在困难时期,也曾发生一些哭笑不得的轶事。
文革爆发后,王大珩立马申请部队保护学院,虽有成效但抵不过文革时间之长、范围之大。为了学院,王大珩索性主动要求扫厕所。
“就是堵住他们的嘴,这也是一个策略吧。只要是对所里有好处的事,不管是大事情、小事情、累的事情,还是动头脑的事,我都能干。”
回忆起这段历史,大珩先生如是说到。
面对自己受到的压迫,大珩先生坦然要求扫厕所处之。但面对学院166位科学家、科技人员被打成“特务”,大珩先生在全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中以“关于光机所一场触目惊心的灾害”为题,首次揭发“长春光机所冤案”。
随后,他在长春体育馆4000人大会上,又慷慨激昂地揭发了单奎章的罪行,“博得了全场群众长达两分钟的热烈掌声”。
身居高位又如何?单奎章的罪行由此暴露在青天阳光之下,长春光机所“特务”冤案彻底平反。

(长春理工学院王老雕像)
图源:长春理工学院官网
自1965年以后,王大珩先生不再担任学院院长,但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它的建立、成长和壮大,我可以说是历史的见证人。”从学校创立那一刻开始,王大珩先生与长春光机学院就此解下不了情缘。
几经更名,终成“兵工七子”
赫赫有名的长春光机学院
当年是按照圣彼得堡国立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建立的长春光机学院也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人才的大学,被誉为“中国光学人才的摇篮”。

光电技术仍是王牌专业

有很多人表示,长春理工大学更名放弃“光学”这个金字招牌,在提倡工匠精神,中国智造的今天,实在让人遗憾。
版权声明:文章参考自网络,由艾思科蓝整理撰写,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