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邹鹏飞
  • 所属院校: 集美大学
  • 所属院系: 水产学院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水产动物分子免疫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控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邹鹏飞,男,1986年6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年2月进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工作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1项。入选“2016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8年集美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教学情况: 承担免疫学、水环境化学等课程的教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TRIF依赖的信号通路在大黄鱼抗病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项目批准号:31772878,2018年‒2021年,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GP2在大黄鱼免疫识别过程中的角色与调控”,项目批准号:31402273,2015年‒2017年,主持。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MAVS依赖的信号通路在大黄鱼抗病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项目批准号:2018J06008,2018年‒2021年,主持。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TRIF在鱼类抗病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J05055,2017年‒2020年,主持。 2016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大黄鱼MAVS依赖的抗病免疫信号通路研究”,主持。 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大黄鱼模式识别受体LGP2的克隆与免疫功能研究”,项目批准号:ZK2014006,2014年‒2016年,主持。 厦门市海洋渔业局南方海洋中心项目:“海洋渔用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批准号:14PYY050SF03,2014年–2015年,参与。 发明专利: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启动子、核酸构建体、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号:ZL201710457836.8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启动子、核酸构建体、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号:ZL201710457820.7 学术交流: 参加2019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广西南宁) 参加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讨论会(山东青岛) 参加2019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届学术年会(陕西西安) 参加2018水生动物免疫学研讨会(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参加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福建宁德) 参加2018年上海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分子免疫学前沿论坛”(上海,上海海洋大学) 参加第三届大黄鱼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国大黄鱼产业发展论坛(浙江台州) 参加福建省动物学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福建南平) 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鱼类生理与养殖”研讨会(福建厦门,厦门大学) 参加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讨论会(江苏无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参加2016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福建厦门,集美大学) 参加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讨论会(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参加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讨论会(海南海口,海南大学) 参加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讨论会(福建厦门,集美大学) 获奖情况 2015年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业务竞赛一等奖 2017年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第九届教师教学业务竞赛特等奖 2017年获集美大学第十五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理工类特等奖 2017年获第四届厦门市科文卫体工会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理工组二等奖 2017年获集美大学南顺奖教金 2019年获集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9年获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三等奖 2019年获“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新秀”荣誉称号 2019年获第一届水产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