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人物简介 程扬健,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7月本科毕业后,从事荧光PCR诊断试剂盒的开发,获得国家新药“二类”证书两项。2002.9-2005.7年在厦门大学攻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参与SARS荧光PCR快速诊断试剂盒项目的攻关,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9-2012.6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子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其中有一项科研成果在“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与福建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成功,获得企业30万元的横向资助。目前,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Minerals,Elements,Langmuir,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Clin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已提交申请国家专利6项,其中有4项已获授权。 学习经历 1996.9-2000.7 厦门大学 微生物 学士 2002.9-2005.7 厦门大学 生物化学 硕士 2009.9-2012.7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环境生物化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00.7-2002.8 厦门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05.7-2013.3 中科院物质结构研究所 2013.3-至今 福州大学 讲授课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再生资源分选与利用(本科) 科研项目 1. 可溶性六价铀的微生物沉降与转化及其环境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41372346), 主持 2. 光电子协同微生物调控重金属离子价电子转移的微观机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计划, (项目编号:2014CB84603) ,子课题负责人 3. 微生物矿化清除铬污染过程中有机铬的形成及其转化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40902097),主持 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罗源湾红树林解磷细菌生态群落结构分析及其解磷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9J01246),主持 5. 铀尾矿区微生物的重金属固定机理研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09zxgk05),主持 6. 抗铬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主持 7. 类β-胡萝卜素、SOD和生物防腐剂等生物活性制品制备: “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横向.合同编号:2012350001000358),主持 8. 微生物农用菌剂的研制:横向.合同编号:2014350001000486),主持 获奖经历 2005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集体)“SARS病毒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奖励单位:厦门市政府 2019年度福州大学“阳光奖教金”;奖励单位:福州大学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