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南大教授:写了几十年文章,C刊论文只有55篇上下,比较每年发30来篇C刊的大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2025-01-17
6388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640 (17).jpg


生命的本意是真诚而又热烈的生活——

“《博士论文札记》座谈会”答谢词 李良玉


承蒙周建超教授和诸位贤达的谬爱,今天专门讨论《博士论文札记》。因为有点急事需要处理,无法分身,作为这套资料的作者之一,我却没有与会。这是一件万分地对不起朋友的事情,内心的歉疚无以言表。借此机会,谨向各位表达诚挚的感谢!


我从1977年初留在南京大学工作以来,迄今48年了。按照当下这个时代的通行标准来衡量,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大学老师,或者说,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教授:上了几十年课,但是,拿不出一份像样的教学奖;写了几十年文章,C刊论文只有55篇上下,比较那些每年发30来篇C刊的“江”中大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不记得参加过多少次社科项目书面评审和会上终评,但是,没有帮自己的学生弄到一个省或国家的项目;当过江浙沪三地多年的社科奖评委,评审组长当过很多次,还多次当过国内其他各种奖项,包括博士论文百优奖的通讯评审专家,但是,却没有能耐为自己的学生争取到一个奖。学生拿到的项目和奖项有许许多多,其中没有我的一点作用。想到这些,我总是感觉深深地对不起学生


我是一个厚脸皮的老师,无论自己在这个时代多么落伍,从来不曾有过倒霉和气愤的心理。2018年,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了如下一段话:


社会缤纷,闲者已无兴趣。风雨阴睛,耕者择时而行。江湖滔滔,泳者已成看客。富甲天下,不如手持一卷。”


这是我总结几十年革命经历所得出的经验。它证明,豁达的人生比其他一切都重要。


我坚信,我的所有学生和我有同样的理念。他们从来尊我为“老师”,这就够了


我今年75岁了,十分庆幸和珍惜与时代有过对话的机会。


在我入职南京大学的第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之后有过大约30年改革和发展的时光,而最近10多年则被人们称为“新时代”。我和时代保持同步。在改革的氛围里,我始终一贯地申明民主、自由、科学、道德、法治、人权,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转型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新时代,我不遗余力地坚持改革的立场,痛斥时不时泛起的“文革”残渣和社会丑恶现象。这些在我的文章、发言、通信、微信中比比皆是。


面对社会变迁,物换星移,我问心无愧。同样地,应该也够了。我的教书生活告诉我,来自年轻人的肯定和赞扬是快乐的源泉。


1984年,我刚走上讲台不久,给一个本科班上课。同学向教务处反映说,这个老师的讲课,是助教的职称,教授的水平。后来他们班有同学留校当老师了,他是一个见证者。


1993年,我给一个大专班的同学上课。有同学给我写信说:“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时空的距离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您!”这位同学毕业之后仍然和我有过书信来往。我不知道NN年之后有没有读者能够读到这些信,如果读到,相信会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我的文集里,公布过一封不完整的回信。其中说:


“你的来信谈到真善美,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作为一名老师,他的责任永远是宣扬真善美,引导同学做正直、善良、卓越的人。但是老师却远不是真善美的化身,也不一定都是正直、善良、卓越的人。就我而言,课堂上自然会给同学留下一点好印象(也许也有坏印象),但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恐怕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所以,同学把对老师的好印象,仅仅建筑在课堂上,有一定的不科学性。”


我相信,这段话对老师的定义是对的。也许,用“好人”“坏人”的概念评价一个老师,难免缺乏辩证法,最好的方法是让时间去慢慢证明吧。


1999年,有学生课后来信说:


 “听您的课总感觉淋漓大方,解气消恨。南大没有像您这样的教授,就会变成‘党校’。也许您的风格会对我有深远的影响。”


他是政治系的学生,是一位硕士研究生。


2000年,有进修教师来信说:


“我十分敬仰您的学识,您的授课激发了我的学术热情。我心中识别到了学术一定要创新。您的确拓宽了我的思路,构筑起一种全新的治学风格。”


他来自南方,是某省一位大学老师。


2003年,有学生听完我的课来信说:


“上学期听了您的课,收获很大。您的道德风范和渊博知识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大师,也使我在学习和思考中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识。”


他来自中文系,是一位博士研究生。


2004年,我发表了一篇赞扬匡亚明校长的散文,有读者来信写了一首诗“太多”:

太多的只是分子,
其实是分子,没有知识。
因为他们总在用可怜的知识,
遮掩可怜的无知。        
然而,太少的知识分子,
却用光芒四射的良知,
传递光芒四射的知识。
于是,没有知识只有分子的人,
只剩下有机分子。

2011年,有读者来信说:

“敬爱的李老师,我收藏了您10本专著,爱不释手。”

在这个时代,专家学者出书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这些书有没有读者,会不会马上被当作废品卖掉,从而被送去化纸浆。多年之前我就说过,也许不远的将来,就有必要大规模地清理图书,而把那些没有用的书烧掉。我的书能不能逃脱被烧掉的命运,我自己无法下结论。但愿不要如此,阿弥陀佛!

最近读到一位诗人的诗,其中流露了对生命的困惑和无助:

人生不过二两酒,一两无奈一两愁。

其实,这是一个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矛盾,因为人人都要面对生命的无常。唐代大儒韩愈曾感叹:“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现在科学昌明,人们的身心状况比古人健康多了。就我而言,生活的坚定信念,除了物质的滋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朋友们真诚友谊的照耀,永远像金子一样地发出璀璨的光芒。出席会议的诸位专家,都是学养深厚、端庄肃静的智者。他们和我做着同样的培养学生的工作,同样地为科学人文的事业殚精竭虑,取得的成就令我望尘莫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是高尚的人格、知识和情操。这一次,我失去了当面向各位请益的机会,遗憾和抱恨的心情难以释怀。好在来日方长,我时刻期待着和大家把酒问天、一醉方休的欢乐时光。
再次谢谢各位专家!谢谢所有朋友
(2024年12月13日)

640 (18).jpg


作者简介:李良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当代史和中国当代思想史研究。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往届已检索-高录用 快见刊】第五届文化、设计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CDSD 2025)
第五届文化、设计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CDSD 2025)将于2025年12月5-7日于宁波举行。会议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2025-12-12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相关资讯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43239

6

2024-11-19

王树国声明:一分钱工资都没有,我是义务工作者,是为了一个理念,为了一个理想

福耀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王树国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了他的工资情况

21583

3

2025-03-13

清华博导:想报考我的博士“没有发表过论文没关系,本科、硕士就发表一堆论文甚至出版专著的,我反而很怀疑。”

清华博导:想报考我的博士“没有发表过论文没关系,本科、硕士就发表一堆论文甚至出版专著的,我反而很怀疑。”

4594

3

2025-11-06

杨振宁:一个人如果专门做大题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得精神病的可能很大

杨振宁:一个人如果专门做大题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得精神病的可能很大

4247

3

2025-10-27

诺奖得主:真正一流的学术论文不会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CNS这些顶刊观点有九成不正确

诺奖得主:真正一流的学术论文不会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CNS这些顶刊观点有九成不正确

5177

4

2025-10-13

“我博士期间发了2篇北核,带导师的还有一篇C刊,现在在省属二本高校工作,明显感觉发文章很吃力,发不出去…”

“我博士期间发了2篇北核,带导师的还有一篇C刊,现在在省属二本高校工作,明显感觉发文章很吃力,发不出去…”

5238

4

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