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46岁当院士、发表50篇SCI!优秀985高校副校长:给广大学者提6点建议

2024-04-23
7602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告出炉,46岁的武汉大学教授宋保亮当选。他也是除45岁的北京大学朴世龙教授外,为本届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640.webp (13).jpg


宋保亮,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主任。目前,宋保亮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成果两度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这位年轻的院士科研生涯是怎样的?对研究生的学习又有哪些寄语呢?


本文分享2019年宋保亮教授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他用自己的成长发展经历激励广大研究生,并提出快速融入研究生生活的六个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640.webp (12).jpg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要热烈祝贺同学们来到武汉大学——这所有着126年厚重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全国最美大学。相较于本科阶段宽口径厚基础的学习,研究生阶段才是你们科研生涯的正式开始,是你们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多未知领域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应该成为使人心静下来的地方,教师要静心从教,学生要静心学习,通过研究学问提升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升华气质,以学养人、治心养性。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研究生生涯,我的师长、我的同学,以及我带过的学生们。


1997年,我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读研究生。入学后,发现作为一名研究生其实非常自由,没有老师天天盯着你,有大量自主安排的时间,生活费也很充足,于是也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热衷打游戏。


但是,我很快觉得这样不行,太虚度光阴。为了把游戏彻底戒掉,我把游戏光盘扔掉了,把游戏从电脑里彻底删除,还在自己的书桌上贴了个字条:“每天看一篇文献”。我的导师看到后,非常高兴,估计从那时候起他就对我的印象很好,并在此后的科研中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我们现在依然有很密切的合作。


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要想办法给你的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


我的研究生导师李伯良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他给我很多自由,也很大方,让我可以探索许多课题和方向。这个阶段的训练教会了我如何来选择新的科研方向,为我将来独立做PI之后开拓新的课题特别有帮助。


由于我在这个阶段坚持读了很多文献,所以我的思维和眼界就非常开阔。我的实验训练是在博士后阶段完成的,和大多数人的科学训练是反着的。


所以,给大家的第二个建议就是:研究生阶段的科学训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能也没有完美的条件,但你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发展自己。


在我研究生毕业前一年多,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两位大牛Mike Brown和Joe Goldstein第一次来中国,他们是1985年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当时他们在复旦做学术报告,我穿过大半个上海去参加了这个学术会议,主动和他们交谈,正是因为研究生阶段的积累,使我有底气敢于和他们交流。


此后,我获得了他们给我到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做博后的offer,这是我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所以,我给大家的第三个建议是:不要错过和大牛亲密接触的机会。


在Brown-Goldstein实验室,我受到了最严格的科研训练,他们科学研究的品位、实验设计的严格、对高质量数据的追求等等对我影响特别深。这个阶段养成我坚持一个方向、把一个通路做透的科研习惯。


3年博士后期间,我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篇MC,1篇CM,3JBC。但我的工资和去其他地方做博后的同学比较起来,一直是最低的。我很庆幸我没有因为工资高低原因选择其他的实验室,否则我不可能学习到这么多东西,不可能成长这么快。所以,我的第四个建议是不要让金钱左右你的选择,牺牲了长远的事业发展。


2014年,我从中科院来到武汉大学,这里的师生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孜孜以求追求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朱英国院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位农田院士始终将习总书记“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殷切嘱托牢记心头,年近古稀还坚持在农田、在实验室潜心研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粮食安全事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学校以他的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即将和同学们见面,他的高尚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几年来,生科院从海内外引进了院士、杰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4人次,新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三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在Science、Cell高水平杂志上论文发表获得重大突破,年均高水平论文20篇以上。


朱玉贤院士曾自信的和我说:如今在我们实验室培养出的研究生,已经毫不逊色在美国培养的研究生!


在我带的研究生中,有2个我认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


一个特别喜欢问问题,他一直在思考课题,他经常会来给我说“宋老师,我又有一个想法”,他寒假回家回来会给我一页纸写满他的想法。


另一个特别勤奋,特别能做实验,通常大多数同学会从我布置的实验中挑1-2个简单的做,而她是把我建议的实验全部都做,我们每周的组会,她的结果总是其他人的几倍。最后这两个人都发表了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给大家的第五个建议是,勤于动脑、勤于动手,找一个你身边的优秀的人,以他作为你的榜样,每一个细节你都要做到和他一样好,甚至更好。

在这里,我想分享下认识过的大师——北大程和平院士。他的背景是物理和电子,他把背景知识优势在生物学领域应用到极致。他在研究生阶段最早接触到双光子显微镜,一直设想要把这个显微镜小型化。2018年,他们成功做出了2.2克的双光子显微镜,可以装在动物的头上记录脑内的神经活动。


在此,给大家的第六个建议是,做科研脑子里要装着一两个非常前沿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科学问题,等将来条件成熟或者你哪天灵光一闪,你就有可能找到突破点来攻克这个难关。


当今时代,是近几百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科技水平最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的时候,我们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和前进速度是举世公认的,我们国家对人才和科技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9月2号,我有幸与窦贤康校长一起参加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切身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对年轻人才的重视。李克强总理希望“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催生更多科技‘奇果异香’”。


同学们,树立理想是很容易的,但为理想而奋斗是艰难的,这里,我借用舒红兵院士的话,“真正将科研视作自己的事业和生命,可能会累,但不会觉得苦”!科学研究是不断挑战你的智力和毅力极限的过程,希望你们都能够承担起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谷粉学术、募格学术、弗雷赛斯等网络,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5
点赞 2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IEEE出版|往届已检索】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
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西安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1-28
相关资讯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43194

6

2024-11-19

王树国声明:一分钱工资都没有,我是义务工作者,是为了一个理念,为了一个理想

福耀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王树国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了他的工资情况

21557

3

2025-03-13

杨振宁:一个人如果专门做大题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得精神病的可能很大

杨振宁:一个人如果专门做大题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得精神病的可能很大

4058

3

2025-10-27

诺奖得主:真正一流的学术论文不会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CNS这些顶刊观点有九成不正确

诺奖得主:真正一流的学术论文不会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CNS这些顶刊观点有九成不正确

5062

4

2025-10-13

“我博士期间发了2篇北核,带导师的还有一篇C刊,现在在省属二本高校工作,明显感觉发文章很吃力,发不出去…”

“我博士期间发了2篇北核,带导师的还有一篇C刊,现在在省属二本高校工作,明显感觉发文章很吃力,发不出去…”

5170

4

2025-10-0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这所“双一流大学”校庆并致辞(附全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这所“双一流大学”校庆并致辞(附全文)

5206

4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