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看相算命”玄学成真?哈佛团队分析4000万张照片:显老是癌症患者死亡信号!显老10岁,死亡风险飙升30%

2025-08-01
3718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在古代,想知道一个人命好不好,算命先生往往先掐指一算,再盯着对方的眉头眼角、鼻梁嘴角细细打量一番,接着神秘地说一句:“印堂发黑,小心有祸。”西方人也不遑多让,一部名叫《面相学》的著作曾风靡一时,书中认为,一个人的脸就是性格与命运的“地图”。千百年来,相面术始终游走在玄学与科学之间,被嘲笑,也被痴迷。


可谁能想到,如今这一“古老技艺”竟被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复活”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FAHR-Face的AI模型,仅凭一张面部照片,就能估算出一个人的“生物年龄”,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死亡风险


640 (7).png


AI看脸识“真龄”,比身份证更懂你


如今,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人的脸上确实藏着大量健康线索。那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小细节——比如眉间的纹路、眼角的弧度、皮肤的紧实度,甚至下颌线的轮廓——其实都可能悄悄透露着身体的真实状态。可以说,一张脸,像极了我们身体的“健康简历”,而且是实时更新版的


但想要把这些细节从脸上“读”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眼终究有限,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很难靠肉眼识别出隐藏在脸部的复杂健康信号。这时候,AI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研究人员用一种近似“拼图游戏”的方式训练FAHR-Face。他们收集了超过4000万张无标签的人脸照片,这些照片没有附带年龄或健康信息,人物来自不同年龄、种族、性别,光照条件和角度也五花八门。AI模型的任务很特别:它不直接分析人脸,而是先学会“修补”——也就是随机遮挡面部图像的一部分,让AI去猜那部分长什么样。通过无数次这样的拼图挑战,AI逐步掌握了人脸各个部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细节逻辑,最终“练就”了一副能看懂脸、读懂健康的“火眼金睛”。


640 (8).png


“显老”并非心理作用,

两种模型显著预测死亡风险


在评估FAHR-FaceAge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时,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FAD(FAHR-FaceAge Deviation),即AI所预测的生物年龄与个体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值。这个看似简单的指标,却在一项涉及38,211名癌症患者的大型临床队列中,揭示出了深远的健康意义。


640 (9).png


更为关键的是,FAD与患者的生存结局之间呈现出高度相关性


640 (10).png


换句话说,AI眼中的“显老”,并不仅仅是审美问题,更可能反映出身体的实际衰弱状态,是早期风险的“外在信号”。


640 (11).png


这些结果充分表明,AI“看脸”所得到的年龄偏差,不只是简单的数值,而是与个体生理状态和疾病预后高度耦合的重要医学信号。


640 (13).png


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得分与患者的实际死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640 (12).png


同根不同叶:

两大AI模型眼中的“脸部密码”差异


有趣的是,虽然FAHR-FaceAge和FAHR-FaceSurvival这两个模型都建立在同一基础模型之上,但它们在分析面部图像时,却各自聚焦于不同的面部区域,从而捕捉到截然不同的信息。FAHR-FaceAge主要锁定鼻唇沟、额头和颞区这些与年龄相关的面部特征,反映出衰老的迹象;而FAHR-FaceSurvival则更多地关注眼睛下方和鼻梁区域,这些部位则蕴含着与患者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的疾病信号。这样的差异不仅体现了两个模型在预测目标上的不同侧重点,也揭示了面部不同区域对年龄和健康状况的独特反映。


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FAHR-FaceAge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面部年龄差”(FAD,单位为年)来直观呈现个体的生理老化状态,不仅可以用来动态追踪健康变化,还能作为风险分层的依据;而FAHR-FaceSurvival则专注于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够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灵活应用。


在当下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虚弱性评估方法,如量表打分、握力测试等,虽然理论上简单,却常常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此时,FAHR-Face系列模型犹如一位“隐形医生”,仅凭一张普通的面部照片,便能无创、便捷地帮助医生评估虚弱风险。而且,它还能辅助识别那些可能难以承受积极治疗的患者,避免过度医治,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患者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总的来说,该研究展示了FAHR-Face模型在预测生物年龄和生存风险方面的卓越性能,表明通过面部图像分析可以非侵入式地评估健康状况和预测疾病相关死亡风险。


看来,下次对镜自拍时,或许该多看一眼那道若隐若现的法令纹——它可能比体检报告更早泄露我们的健康密码。当自拍关掉美颜滤镜后,真相或许就藏在眼角那束倔强的细纹里。


仍需指出的是,现有队列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癌症患者,限制了模型对其他疾病类型、不同地理区域及种族群体的适用性。另外,面部生物标志物在走向临床常规应用前,还需克服监管审批、临床流程整合及支付保障等多方面挑战。


参考资料:
Haugg, Fridolin, et al. Found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s for Health Recognition Using Face Photographs (FAHR-Face). arXiv:2506.14909, arXiv, 17 June 2025. arXiv.org,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6.14909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MMET 2025)
第十届现代管理、教育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08月22-2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现代管理”“教育”“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8-22
【合作ACM出版|高录用稳检索|价格实惠】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
第五届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ICIFDE 2025)将于2025年8月15-17日于中国-哈尔滨举行。大会将汇聚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的创新学者和行业专家,共享学术盛宴。
2025-08-15
【EI稳检索 | 上海电力大学主办】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
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由上海电力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专注研究和探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疑难疑点和前沿科技。
2025-09-26
【IEEE冠名会议】第七届IEEE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
第七届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CEPG 2025)将于2025年9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会议主要围绕能源电力与电网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9-12
【IEEE出版|院士/Fellow报告|EI稳定】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
第五届智能通信与计算国际学术会议(ICICC 2025)定于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供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更多合作机遇。
2025-08-15
【IEEE 出版丨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
第四届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 2025)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成都隆重召开。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2025-08-22
相关资讯

打破纪录!中国科学家让薛定谔的猫活了23分钟

中科大团队成功让薛定谔的猫活了长达整整23分钟!

31015

5

2024-11-25

近期多起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原因分析

《社会排斥与行为极化: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生成机理及防控》

9470

6

2024-11-19

鸡蛋并不会升高胆固醇!最新临床证实:每天2个鸡蛋,反而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鸡蛋并不会升高胆固醇!最新临床证实:每天2个鸡蛋,反而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4570

5

2025-07-28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猪油、牛油、黄油等高脂饮食,会加速肿瘤生长,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猪油、牛油、黄油等高脂饮食,会加速肿瘤生长,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4089

5

2025-07-28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柳叶刀子刊:不是1万步,7000步即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柳叶刀子刊:不是1万步,7000步即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4038

3

2025-07-24

为什么减肥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Nature连发两篇:胖过一次,身体就会“铭记”;且减肥后促炎巨噬细胞持续潜伏,引爆体重反弹

为什么减肥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Nature连发两篇:胖过一次,身体就会“铭记”;且减肥后促炎巨噬细胞持续潜伏,引爆体重反弹

4264

3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