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38岁当选院士,发论文460余篇,总引超23000次!

2024-06-28
6804

在我国科研领域,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实力,比如大家熟知的30岁即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颜宁等。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女科学家,38岁就当选了院士,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她就是我国化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咏华。


0.jpg


不仅如此,因为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成就,她还被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任咏华出生于香港,父亲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土木工程师,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


少时的任咏华跑步、画画、朗诵样样不行,在拔萃女书院读书时成绩只能算中上。她背书很差,同学背一两次就会,她却要背很多次。但从小在化学方面她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惊人的天赋。


凭借勤勉之功,她同时获得医学及药剂学录取,但没有选择念有“赚钱科”之称的医科,一心只去港大读化学。


一直以来,父母对她的教育都是开明的,给予她充分地自我决定的权利。任咏华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入香港大学化学系。


“我选读化学是因为喜欢从事客观理性的分析工作。人们总认为化学家制造污染、毒物,其实这是一个靠化学才能正常运转的世界。”


在港大,任咏华如鱼得水,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25岁港大博士毕业后,她先是来到了香港城市大学任教。


两年后,还是回到了母校港大,成为了一名讲师,因为在科研领域的突出成就,32岁她就成为了港大年轻的讲座女教授。


0 (1).jpg


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支志明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科学家;而任咏华于2005年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二等奖,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跟着这样实力超群的导师一起做科研,任咏华不仅在科研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导师的成就也激励着任咏华在科研之路上,丝毫不敢懈怠。


也是从那个时候,她养成了每天至少在实验室工作10多个小时的作息习惯。全天埋头在实验室里,穿梭在试管、烧瓶、仪器和学生之间,与化学朝夕相伴,乐此不疲。


“因为在这里,可以做一些你自己很喜欢做的事情,我很享受,不一定非要获得怎样的成果。”


多年后,回忆起自己的导师,任咏华说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我很感谢我的博导支志明先生,是他让我明白科学并无性别之分,只有好坏之分。”


0 (2).jpg

任咏华与恩师支志明在港大化学系实验室合影(1985年)


任咏华院士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涉及超分子自组装和有机凝胶,光致变色材料,金属有机、纳米簇和纳米材料,分子材料学,光电材料,发光材料和发光化学传感器和生物标签等方面的研究。


虽然是做化学研究,任咏华认为,化学可以与物理、生物、医学领域相结合,为解决能源、医疗健康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现在,全球每年的能源需求约为13万亿瓦。到2050年,人类的能源需求量将额外增加14万亿至20万亿瓦。


在追逐自己化学梦想的过程中,任咏华一直坚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认为,地球正面临百年一遇的能源危机,研发出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


0 (3).jpg


2011年由于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每年全球仅五位的名额授予了任咏华院士“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项素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这是对女性科研工作者最高的荣誉。


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的奖项发布会上,有人曾问过任咏华:“你认为男性、女性搞科研有什么分别?”她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分别,因为做科研是不分男女的。”


任咏华感慨地说,获得一个专为表扬女科学家而设的奖项,对自己意义深远,也希望借此鼓励年轻人。


她认为,女性在科研方面的优点是细心、耐心、专注且意志坚定,一旦“发力”后,更可发挥一种“恐怖的力量”。她笑言,自己可能也是凭着这种“恐怖的力量”,才能克服科研之路上的种种挫折,取得如今的成就。


2011年4月7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会见任咏华。他在接见仪式上表示:“任咏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


在获得该荣誉后,她在接受采访时平常平静地说道:“科学像是吃饭一样,你不可以不吃,它已经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似乎没有什么,显得特别平淡的,已经融在一起分不开了。也许,我是个离不开化学品的人。我选择了热爱的化学,直到现在,我还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0 (4).jpg


正是这种热爱,让她在科研之路上乐此不疲,也收获了众多令人望尘莫及的成就。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目前,任咏华共发表SCI论文460余篇,平均每年的发文量在20—30篇左右。这些论文引用超23000余次,h因子79。不仅如此,她还申请了30几个专利,科研成就享誉全球。


如今,她成为研究发光分子和太阳能创新技术的国际权威。她已经先后带领了超过50名博士、博士后学生从事研究。


为这样一位内心有家国情怀,且有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女科学家点赞!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微算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5
点赞 6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JPCS出版丨往届均已EI检索】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5)
2025年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5)将于2025年5月9-11日在中国大连隆重举行。我们热情邀请您参加ICAMM 2025,并期待在大连与您见面!
2025-05-09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华东交大主办】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交互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IT 2025)
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交互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IT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中国成都召开。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5-16
相关资讯

手握1000篇论文、3次当选院士,默罕默德·萨万为何对中国情有独钟?

发表超 1000 篇论文、十二项发明专利学者默罕默德·萨万与中国的故事

40494

6

2024-08-27

大学教授称发现新物种被群嘲,网友评论“请走出办公室”,最新回应.....

大学教授称发现新物种被群嘲,网友评论“请走出办公室”,最新回应

3635

3

2025-04-29

北大确认:他已辞职!网友恭喜

10年6战法考终上岸的北大保安,已从北大辞职,进入律所工作

3978

4

2025-04-08

博士生身穿自己17封拒信做成的裙子,参加了毕业论文答辩

博士生穿17封拒信做成的裙子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4696

3

2025-03-21

从边缘人到诺奖得主,一位非主流女科学家的四十年!

学者: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的故事

5934

3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