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300万元/项!基金委发布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2023-02-16
36644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达成的共识,将共同资助中外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并特别关注与非洲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及申请代码

  1. 生态系统(Ecosystem)(申请代码1C0306D01);

  2.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申请代码1C0308D01D05);

  3. 资源效率Resource Efficiency)(申请代码1G0412);

  4. 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申请代码1G0411)。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为4项左右。

  (三) 资助强度

  不超过300万元/项(直接费用)。

  (四) 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三)关于申请资格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属于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不含主要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本项目,计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2项的范围。

  (四)《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 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egrantweb/),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中文申请书”),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2)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3)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组织间合作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UNEP(国际组织)”,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中文申请书填写界面。

  3. 预算编报要求。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 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附件材料包括:

  (1)中方申请人须与UNEP的合作者联合提出申请,并共同填写英文申请书(见附件1)。

  (2)双方须就合作内容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协议(协议模板见附件2)。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关于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提交等事宜,请参照《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项目申请接收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3年2月14日至2023年4月14日下午16时。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批准结果公布

  2023年10月将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通知资助结果。

六、项目联系人

  联系人:唐克双,荣念赫

  电话:+86-10-6232 8404,6232 6998

  邮箱:tangks@nsfc.gov.cn,rongnh@nsfc.gov.cn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1 7474。

 

  附件:1.英文申请书

     2.合作研究协议书撰写说明及范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以及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达成的合作共识,双方将共同资助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将聚焦于可持续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领域。

  资助领域由NSFC和CGIAR所属研究中心(研究所)协商确定,项目的受理、评审和管理由NSFC负责。中方科研人员应以项目主持人身份与上述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之一的科研人员共同提出项目申请。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及申请代码

  1.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2.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和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的近缘野生种资源精准鉴定和利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3.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模式与理论(申请代码1选择C15的下属代码)。

  4.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及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5.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深度评价(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6. 旱地农业与旱地作物改良(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7. 畜禽重要遗传资源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7的下属代码)。

  8. 重要畜禽疫病防治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8的下属代码)。

  9. 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分析和遗传改良(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0. 牧草栽培和牧草饲料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1. 木本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2. 农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3. 亚洲热带水稻种植土壤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4. 关键陆地生态系统(农田、森林、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5.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作物生产系统转型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16. 营养目标下的食物供给与消费均衡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11)。

  17. 中国及重点国家草地贪夜蛾有害生物入侵应急管理与综合防治技术的社会经济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的下属代码)。

  18. 农业政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11)。

  (1)多目标协同发展下中国农业食物系统减排政策优先序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2)中国化肥农药减量实践和政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3)贸易体系变局下农食系统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与实施路径

  (4)数字化背景下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5)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12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等。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三)关于申请资格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属于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不含主要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本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2项的范围。

  (四)《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 中方申请人须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egrantweb/),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中文申请书”),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2)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3)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组织间合作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CGIAR(国际组织)”,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中文申请书填写界面。

  3. 预算编报要求。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申请书填写要求。申请人在申请书正文开头应首先说明该项目针对的研究方向名称,如:【本申请针对“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撰写。】。 

  5.附件材料。除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书外,申请人须将下列附件材料上传至申请书的“附件”栏中一并提交:

  (1)申请人须与CGIAR下属有关中心(研究所)的合作者共同填写英文申请书(见附件1)。

  (2)双方须就合作内容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协议(协议模板见附件2)。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关于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提交等事宜,请参照《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项目申请接收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的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3年2月14日至2023年4月14日下午16时。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批准结果公布

  2023年10月将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公布资助结果。

六、项目联系人

  联系人:唐克双,荣念赫

  电话:+86-10-6232 8404,6232 6998

  邮箱:tangks@nsfc.gov.cn,rongnh@nsfc.gov.cn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1 7474。

  附件:1.英文申请书

     2.合作研究协议书撰写说明及范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23年2月14日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IEEE出版 | 兰州大学校内举办】第19届复合医学工程国际会议(CME 2025)
第19届复合医学工程国际会议(CME 2025)将于2025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会议由国际复合医学工程学会(ICME)主办, 兰州大学承办。
2025-08-01
【高层次|国际化|连续11届EI检索】第十二届行为与社会计算国际会议(BESC 2025)
行为与社会计算国际会议(BESC)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论坛,旨在汇聚来自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自然语言处理、商业与市场,以及行为与心理科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和行业实践者,共同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2025-10-16
【院士报告,JPCS独立出版,EI检索】2025年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MSM 2025)
2025年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MSM 2025)2025年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MSM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沈阳举行。
2025-07-25
【IEEE出版|EI稳定检索|往届快至会后3.5个月检索】第五届计算机科学与区块链国际学术会议(CCSB 2025)
第五届计算机科学与区块链国际学术会议(CCSB 2025)将于2025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国深圳市召开,会议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区块链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促进合作的平台。
2025-08-01
【IEEE出版 | 往届提交后两个月检索】第四届半导体与电子技术国际研讨会(ISSET 2025)
2025年第四届半导体与电子技术国际研讨会(ISSET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27日在中国西安举行。ISSET 2025将围绕“半导体”与“电子技术”等相关最新研究领域展开。
2025-07-24
【七专题会场|高层次专家报告|稳定检索】第二届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资源国际学术会议(SDER 2025)
第二届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资源国际学术会议(SDER 2025)将于2025年8月1-3日在中国深圳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8-01
相关资讯

重磅!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53002

20

2023-03-07

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

52506

36

2023-08-24

985最新《Science》!重磅成果,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突破!

三所985高校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

4283

2

2024-08-02

211教授,出任高水平期刊副主编!

近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赖志超教授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期刊邀请,出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成为中国内地第4位担任该期刊副主编的学者。

3611

4

2024-07-25

985/211携手发刊!一滴水,登上Nature子刊!

自1859年以来,人们观察到离子在窄通道中沿压力驱动的水流运动,这种现象称为顺流离子传输。

3825

9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