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论文疑引用AI虚构文献,通讯作者道歉
2025-11-26
3699

来源 | 科研城邦
该论文作者包括港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统计与精算学系副系主任屈锦培等,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 据了解,这篇论文于今年10月刊登于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德国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出版的英语学术季刊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论文题为《Forty year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Hong Kong》(香港四十年生育转变),探讨过去40年本港生育率下跌的原因。 有网友发现,该论文的61项引用文献中,多达24篇属AI虚构,部分甚至署名叶兆辉本人。 这些不存在的学术论文虽标注真实学术期刊名称,但查阅相关期数并无相关记录,部分有数位物件识别符(DOI)的连结更显示“DOI Not Found”。 叶兆辉回复媒体时表示,得知事件后已立即了解情况,发现该博士生在整理参考文献时使用AI协助,但未逐一核对内容,导致引用部分出错。 他坦言对事件感到失望,并就事件对港大及期刊声誉造成的影响致歉,承认作为通讯作者把关不足。 对于论文引用虚构文献事件,叶兆辉表示已主动向期刊出版社报告情况,对方已接纳解释,允许团队于未来数日内重新上载正确版本,并将发布通告说明。 叶兆辉承诺将亲自逐一核查新版本中的所有引用内容。他补充,其他作者主要负责提供数据和意见,“责任在于我和学生”。他强调,论文内容经过两次学术审查,并非捏造研究内容,事件不涉及诚信问题。 他表示:“整篇论文内容并无问题,且已通过两次学术审查。”他续指,自己已发表逾百篇论文,“多一篇不多,少一篇不少”,强调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叶兆辉形容,涉事博士生一向表现良好,此次是首次尝试以AI辅助整理引用文献,虽然对其一时疏忽感到失望,但仍会给予“第二次机会”,并要求其修读有关AI应用的课程,以加强学术引用及资料核查能力。 Springer Nature发声明称,作者已报告参考文献及内文一些“不匹配和不准确之处”,相关错误为投稿前的疏忽造成,事件不影响“文章的核心结论、实证数据的有效性或理论框架的完整”。 对此,港大回复称,在科研中使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订有严格规范及指引。大学对相关指控高度重视,亦已按既定程序对相关人士展开核查,如发现研究处理存在失误,会按程序跟进处理。 港大重申,对学术要求严谨,对研究水平和操守秉持最高标准。所有港大研究人员必须确保研究质量及操守达至国际水平。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