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科研人焦虑之最!发论文难、工资低、学术中年危机、延毕...如何破局?

2022-12-29
9591

2022年就要走到尽头了,这一年和大家一起见证了学术圈发生的各类事件,也看到了科研人们大大小小的烦恼。比如......


  • 博士毕业,毕业后考公还是教职,继续科研还是投身其他公司?


  • 年度大事国自然放榜,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人开始愁明年的申请怎么写?


  • 独立工作后,科研难,发论文更难;还要烦恼各种职称评定,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对此,小编整理了“科研人2022年度烦恼”。同时,这些应该还是独属于科研人的“中年危机”。

延毕:35岁还没毕业

互联网行业有种说法,叫“互联网公司没有 35 岁以上的中年人”。35岁是职场分水岭,事业有成的都当上了管理层,失败的则很有可能开始送外卖、卖保险、开网约车。

但比35岁失业更扎心的,是——“35岁了,我还没毕业”。

坊间有句话:“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正常毕业的博士。”正常情况下,读完博士应该在29岁左右,但事实是,我国博士毕业的平均年龄在33.17岁左右,博士生的延毕率高达39.68%。

毕业了,教职一位难求,出路在哪里?


今年前有36岁女博士经历过博士后退站危机后找教职,却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后有某双非高校院长声称拒绝接收深圳大学博士后的简历。

教职一位难求,为何大家还热衷找教职都不需要多做解释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相信这一句话大家都能明白。如果不死磕教职,博士毕业还有什么出路呢?

一般博士的就业除了高校任教(俗称青椒),大致分为国企,外企,政府,博后,科研院所,学术编辑等等。

出路那么多,到底该怎么选呢?曾有过来人总结了博士毕业后的一些可参考要素:

  • 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

  • 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

  • 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

  • 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


总的来说,如何选择一条博士毕业的出路,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再仔细斟酌。只要自己想清楚了,做好权衡,便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为了自己的人生,都值得!


拿到教职了!穷,却让青椒成为“青焦”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谈国内经济问题时,顺带说了下国内博士生待遇问题。他说的很形象:我国有 40 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他们每月收入仅 3000 多元。

其实待遇不高的不仅博士生,高校青椒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果以每个月1万块(税后)作为标准,个人估计相当多的青椒达不到(大多数一二本院校),其中很多省份刚毕业的青椒估计也就能拿个3000-5000块,比如经常因为待遇低上热搜的某几个省。

但其实今年下半年来,已有多所高校发布并实行了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如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

在其他媒体平台,也看到有青椒爆出自己涨工资的喜讯:

坐标济南的@是XXXX呀:从6k+涨到9k+

坐标北京的@匿名用户:到手从5k+涨到7k整(相信大家了解帝都的物价水平...)

如何保证青年教师能“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教学与科研,也逐渐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在2021年初,教育部等六部门便印发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提出了高校教师发展支持系列举措。

比如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提高青年教师待遇;不将论文数、专利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直接挂钩等。

各种年龄限制:
科研人的“中年危机”30岁就开始了

前文提到教职一位难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年龄。

近年来,我国博士后申请有了新的规定,年龄必须在35周岁以下,部分院校要求更严,年龄必须在32周岁以下。

而那些选择直接应聘高校教职的博士,同样面临着年龄限制,目前本科二本以上高校讲师普遍只招35岁以下的博士、博后,甚至有些学校引进副教授,都要求不超过35岁。

就算侥幸拿到教职,科研人也依然不得放松,必须马不停蹄地准备基金项目、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申请,以便在高校站稳脚跟。

35岁是申请一些科研资助项目和人才计划的关键节点,特别是作为高校“青椒”科研“第一桶金”的青年科学基金,不仅决定了年轻人的科研生涯能否顺利“开张”,还与其他项目申请、职称评定密切相关,影响重大。

以青年科学基金为例,科研资助项目申请难度逐年增加,但年龄限制却始终没有放松,男性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女性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

在201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评审中,约有8.2万个“本子”落选,每一个落选的本子背后,都是一个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博士失落的学术生涯。

论文内卷:本科生都开始发SCI论文了


前段时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18 级本科生王华撰写的综述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中科院 JCR 一区,IF:23.168)上在线发表。根据校方回应,该论文是目前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 2018 级本科生以独立一作发表 SCI 论文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


这种级别的SCI,是连绝大多数硕博士生都望尘莫及的高度,但更卷的是,现在的本科生不仅在论文质量上屡破新高,在论文数量上也是惊人

  • 兰州大学本科生31篇论文,SCI论文9篇。

  • 华东师大本科生发表论文17篇,SCI一作6篇。

  • 浙师大女生本科期间一年连发8篇SCI。


这真的是要卷疯了......

除了上述这些,小艾还想增加一个,小艾认为是科研人年度焦虑之最——新冠,因为大家阳不阳都会焦虑!

面对焦虑,如何破局?


1.充实自我,提高竞争力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博士在读期间都应该珍惜时光,充实自我,不断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 如果有志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在校期间需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与实验能力,发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 如果希望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需要认真准备相关考试,同时确保自己能够达到毕业的要求;

  • 如果希望进入企业工作,在校期间可有意识地积累“产-学-研”合作资源,在不影响毕业的前提下尽量多参加实习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做好职业规划

博士毕业时一般年龄偏大,试错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在读期间积极探索职业生涯,做好职业规划。

可以通过实习、与目标行业在职员工交流等方式,了解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途径、薪资待遇,思考是否适合自己。应当树立“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的观念,努力实现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尽量避免陷入低质量的焦虑,也不要轻易盲从,找准职业目标,坚定职业选择,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

3.不要死磕一条路,灵活变通

博士们应该正视,相较于本科和硕士和博士而言,博士就业确实面临着岗位少、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博士们也要学会变通,在课程修读、撰写发表论文、实习、毕业、就业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心态,避免长时间地陷入不良情绪
不知道对于大家来说,属于自己的“年度焦虑之最”是什么呢?

无论是什么,都希望2022年的焦虑和烦恼能最终留在2022,在2023年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青塔人才、科研岛、学术论文指南等,由艾思科蓝整理撰写,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第七届先进电子材料、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MCSE 2024)将于2024年10月10-12日在南京隆重召开。
2024-05-10
随着过去三年的成功举办,第四届能源、电力与先进热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EPATS 2024)将于2024年4月26-28日在中国长沙举行。
2024-04-26
第三届能源、电力与电气国际学术会议(ICEPET 2024)由西华大学主办,定于2024年5月17-19日在中国成都举办。
2024-05-17
第六届通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工程国际会议(CISCE 2024)将于2024年4月26-28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大会将就目前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共享研究成果,推动相关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与进步,推进学科的发
2024-05-10
第十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ICHSSR 2024)将于2024年4月26-29日在中国厦门隆重举行。会议主要围绕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4-04-26
第六届环境预防和污染控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PPCT 2024)将于2024年4月26-28日在昆明举行
2024-04-26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8432

23

2023-03-14

教育部官宣:博士扩招!目前在学61.25万!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43591

20

2024-03-05

最新突破!颜宁,发国产神刊!

颜宁,又又又有新成果!

2773

6

2024-04-15

2526

1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