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念这个院士的博士生,必须要养4批猪......

2022-11-17
6621

“哥,上午好!向您咨询几个问题,一是我们的猪肉为什么分层?……”这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观音寺镇黑猪养殖户李文军,用微信发给被外界亲切地称为“养猪院士”的印遇龙的一条信息。李文军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请教印遇龙,印遇龙每次都会仔细回复。


印遇龙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自2014年开始使用微信以来,他的通讯录里添加了数千人,大部分都是畜牧养殖从业者。许多普通农民都像李文军一样,管印遇龙叫“哥”。


“不管熟不熟、记不记得样子、有没有见过面,只要微信里有农民请教,我都会回复。”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印遇龙就是这样一边回复着农民信息,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印遇龙的手机从不关机,农民随时可以找他。一些文字无法描述清楚的问题,哪怕是夜里十一二点,他也会用视频电话进行“云指导”。


养殖户们常常会登门拜访印遇龙请教问题。临分开时,印遇龙总会根据交流中了解到的具体信息,送一本自己看过、觉得合适的书给对方。“最近两三年,大概送出去了400本书。”印遇龙指了指办公室的一角,那里放了好几摞他特意找来,准备随时送给大家的书籍。


实验基地、帮扶点、养殖场……印遇龙每年有100多天在全国各地出差,几乎没有节假日。他的行程安排从不以天计算,而是精确到每小时、每分钟。


他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年至少在猪场待100天、养2批猪,博士生则必须养4批。“如果有人完不成这些基本要求,就拿不到相关经费和待遇。”印遇龙说。


种质优良的地方猪,是保障我国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开展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意义重大。在印遇龙团队支持下,长沙市长沙县计划到2025年,建设年出栏地方品种“大围子猪”及杂交猪30万头、综合产值超26.5亿元的全产业链。印遇龙团队还对宁乡花猪进行了全产业链研发,攻克了地方猪特色养殖的难关。今年,宁乡花猪可出栏45万头。

因为关心养殖户收益,印遇龙还热衷于“直播带货”,最近几年已参与了四五场。今年春节前,他到云南澜沧帮当地农户卖黑猪,一天时间就卖出30多万元。“接地气的院士!”“院士助农,必须捧场!”……印遇龙的“直播带货”引来网友们纷纷点赞。


一声“哥”,是农民对印遇龙最大的信任。对此,印遇龙表示:“对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来说,发表再多‘高大上’的论文,都不能代替下基层、接地气的研究。农民养好猪、百姓吃好肉,是我不变的追求。”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新华社,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2023年第三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通信国(EIECC 2023) 将于2023年12月08日至10日在中国武汉举行。EIECC 2023将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通信”的最新研究领域
2023-12-22
ICoACE 2023会议主要围绕“航空航天科学、飞行物理学、空气热力学、人工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航空航天和控制工程专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
2023-12-15
第八届清洁能源与发电技术国际学术会议(CEPGT 2023)将于2023年12月8-10日在武汉举办。本会议将专注研究和探讨清洁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为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提供一个论坛,旨在汇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探讨生态电力、绿色发展。CEPGT 2023热烈欢迎您的投稿!
2023-12-15
第三届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国际学术会议 (IC2ECS 2023) 定于2023年12月1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会议主要围绕“电气工程“、”控制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等主题展开。
2023-12-29
第九届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SEE 2023)定于2023年12月29日至31日在三亚举行。会议主要围绕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能源材料与电力电气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2023-12-29
第三届智慧交通、能源与动力国际学术会议 (STEP 2023) 将于2023年12月15-17日在中国南京市隆重举行,大会旨在为从事智慧交通与物流、能源工程和动力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
2023-12-15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7959

23

2023-03-14

科学家颜宁离美归国!加入的深圳医学科学院非同寻常…

2022年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在深圳创立深圳医学科学院。

42873

23

2022-11-02

27岁手握8篇Nature!他14岁进中科大,18岁读博,如今...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官网,曹原将于2024年7月起正式担任该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3485

2

2023-12-05

基辛格逝世:从学术怪才到传奇外交家,近百次访华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2598

2

2023-12-05

2368

1

2023-12-05

3257

2

2023-12-05

联系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