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储双杰、毛博研究小组拟招收博士研究生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高性能材料与先进制备技术研究小组拟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拟定8-9月前进行线上面试,确定报考名额。博士生将参加2025年12月学院举办的复试,获得博士入学资格,之后可选择在2026年春季或者秋季入学。
一、合作导师简介
储双杰,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储双杰教授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2023年院士有效候选人。曾任中国最大的金属材料上市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集团新材料产业中心总经理等职务。作为主要获奖者,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冶金科技进步奖2项、一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21年荣获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22年荣获中华国际交流基金会 “杰出工程师奖” 。储双杰教授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宝山区发展转型专项、中国宝武科研大项目等课题。担任国务院国家制造强国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国家重大人才计划评审专家等学术兼职。
毛博,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以及小米青年学者计划入选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主要从事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先进制造和加工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开发基于电子束冷床炉熔炼-高速轧制的大规格钛合金短流程制备技术,实现我国钛材生产规模化、高效化、低成本化;(2)开发基于激光、超声、电磁场等手段辅助的难变形金属材料的极端制造技术,应用于钛合金、镁合金、先进高强高等,提升金属材料的综合服役性能;(3)利用先进表征和模拟手段,建立材料加工-组织-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极端加工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机理。 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2030新材料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项、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医工交叉计划,以及宝钢股份、宝武特冶、宝武碳业、小米公益基金会等国家和企业资助,近三年来主持项目合同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钛合金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上海交大-宝武碳业先进炭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主任、PNAS等40余种SCI期刊审稿人或客座编辑等学术兼职。
二、研究方向 1. 钛合金先进制造方向:钛合金的熔炼和塑性加工技术,基于AI和大数据的钛合金组织-性能调控,钛合金增材制造。 三、博士生培养和保障 课题组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国内外顶级的分析测试平台和产业化孵化基地,具备完善的研究条件和设备。课题组与中国宝武集团旗下宝钢股份、宝武特冶、宝武碳业等企业紧密合作,可推荐博士毕业生赴上述企业实习或者毕业之后入职工作。与海内外知名高校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Ames国家实验、日本东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相关领域的著名教授有良好且深度的合作关系,可推荐入学博士生在上述海外知名高校进行访学、联合培养、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课题组获多项国家、省市级基金、以及企业横向课题资助。课题组研究经费充足,学术氛围浓厚。 四、联系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等材料E-mail至bmao@sjtu.edu.cn,邮件主题注明“博士/科研助理申请+本人姓名”。 申请资料将严格保密,通过初审者,将安排面试。
2.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强韧化理论:六方晶系金属的位错动力学和孪晶变形理论,塑性诱导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