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近35岁韦东奕,为何还是助理教授?青基没过,他能通过“非升即走”吗?

2025-06-18
4804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近日,“北大韦神”韦东奕开通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一条问候视频,几日吸粉超2400万。网友却在热烈关注中发现了他牙齿脱落的细节。这看似微小的健康关切,却意外折射出青年学者群体在聚光灯与学术压力夹缝中的真实处境——公众的凝视放大了一切,从身体状况到职称争议,再到悬于头顶的“非升即走”利剑。当“天才”的光环与严苛的学术生存法则激烈碰撞,韦东奕的个体际遇,早已成为观察当代青年学者生态的一扇独特窗口。


职称之惑,研究员 or 助理教授?


韦东奕的个人职称处赫然标注着“研究员”,但这三个字却在舆论场掀起了波澜。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清晰记录其履历:2019年至今,任职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所属微分方程教研室。那么,“研究员”从何而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此进行了剖析。他指出,国内高校职称体系主要分两条路径:教学岗(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与研究岗(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如果是教学研究并重的,走的就是教学岗,评教授体系的职称。研究员也是高校的一个职称系列,高校里有一些研究所、研究院,他们可能教学任务不是很多,更多是研究工作,属于研究岗序列,包括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


“正常来说研究员是正高职称,但现实中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有的学校为让教师对外开展工作方便,可能会给予助教一个研究员的头衔。”


熊丙奇推测,韦东奕的“研究员”职称,“可能只是一个岗位,而不是正式的职称”,或是学校为方便其对外学术交流内部给他的一个(头衔),它不属于正高职称。


据北京大学官网公布的《北京大学教师手册(2024)》显示,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职位主要由三个系列构成,分别为教学科研并重系列(简称教研系列)、教学为主系列(简称教学系列)和研究技术为主系列(简称研究技术系列)。


其中,教研系列职位,设立了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Full Professor)职位。


教学系列职位由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讲师(Lecturer)、高级讲师/教学副教授(Senior Lecturer/Teaching 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学教授(Teaching FullProfessor)构成。


研究技术系列职位则是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副研究员(ResearchAssociate Professor)和研究员(Research Professor)。


在教研系列中,经学校授权批准,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可同时拥有副研究员或研究员学术头衔。这为韦东奕“助理教授+研究员”的标注提供了制度依据。然而,头衔的模糊性,恰恰暴露了学术评价体系在公众认知与内部运行间的巨大沟壑。


非升即走,韦神也难逃的学术围城?

头顶天才光环的韦东奕,与无数“青椒”(青年教师的戏称)一样,正经历着学术生涯中最严酷的淬炼——北大的“预聘-长聘”制度。这条路径要求青年学者一般在6年预聘期内完成晋升副教授或取得突破性成果,否则面临“非升即走”的结局。


自2019年以助理教授身份入职北大,韦东奕的时钟便在滴答作响。2022年,他通过了第一次聘期考核,得以续聘,但职位仍停留在助理教授。如今,三年转瞬即逝,35岁的他站在了第二个、也可能是决定性的考核节点上。


制度的严苛性在招聘启事中显露无疑。北大基础医学院2025年的招聘要求明确:预聘助理教授需“近五年主持不少于2项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且在985高校中,晋升副教授时大家几乎都有青年基金,久而久之,青基逐渐被视为硬性标准。如今,国家青年基金几乎成了最基础的“入门配置”。如果连国青都拿不到,可能就该考虑转向行政或后勤岗位了。然而,公开资料显示,韦东奕目前还未获得青年基金项目,自2019年入职后,获得的重要项目资助似乎只有博士后基金和阿里巴巴达摩院颁发的青橙奖(奖金百万)。青橙奖虽含金量高,但在现行学术评价的“硬通货”清单上,其分量常被认为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从2025年5月数学竞赛直播中“手撕考题”的片段全网刷屏,到6月突然开通社交媒体账号,这位曾公开表示“希望不被关注”的学者,似乎正在主动打破神秘感。有教育观察人士分析,这种将个人形象与北大深度绑定的策略,实则是把解聘的“道德压力”转嫁给学校——当“韦神”已成为公众认知中的北大符号,任何人事变动都可能引发舆论海啸。 


然而,学术殿堂的基石终究是论文与成果。韦东奕并非无所建树。资料显示,他近年来持续在《Analysis & PDE》、《Annals of PDE》等高水平数学期刊发表论文,特别是在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上取得突破,其成果甚至被北大2025年数学教材修订时列为“韦东奕定理”。


他的矿泉水瓶,在公众眼中是天才的质朴象征;在学术圈内,却更像一个充满张力的隐喻——瓶中晃动的,不仅是求解方程的灵感火花,更是整个学术生态在效率追求与人才保护之间的焦虑、期待与彷徨。韦东奕的聘期考核,早已超越个人范畴,演变成一场全民围观的中国高校“预聘-长聘”制度的社会实验


数据显示,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中,32所已实施该制度,但近五年总体通过率不足60%。无数“青椒”在实验室通宵达旦的身影,与“韦神”所承受的聚光灯之热,共同勾勒出这个时代的学术生存图景。

韦东奕的故事,是一个天才个体的叙事,更是一面映照时代的镜子。它照见了公众对科学偶像朴素而热切的关怀,也无情地揭示了象牙塔内激烈的生存竞争和评价体系的复杂张力。“非升即走”的预聘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无数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头顶,在激励卓越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焦虑。
对此,你怎么看?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IEEE出版|往届已检索】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
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西安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1-28
相关资讯

55100

58

2025-01-10

AiScholar艾思科蓝与萨拉曼卡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构建全球化科研合作新范式

推动学术资源的全球无障碍 流动,为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55030

7

2025-03-14

3750亩!211新校区,正式开工

3750亩!211新校区,正式开工

3848

3

2025-11-03

颜宁,去这所985了!

颜宁,去这所985了!

3979

3

2025-11-03

高校通报:免去1名学院党委书记职务,转五级普通管理岗

高校通报:免去1名学院党委书记职务,转五级普通管理岗

4048

3

2025-10-30

教育厅公示!西京大学,要来了

教育厅公示!西京大学,要来了

4088

4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