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官宣:“非升即走”,改了!

2025-03-18
23016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教学科研全年无休,八小时外定成败;怀揣着学术理想,却为生产学术成果彻夜难眠;为了避免转岗或失业疲于奔命……


饱受争议的“非升即走”,下一步怎么走?改革,或许会得到答案。


近日,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将对“准聘—长聘”制度进行一场“大手术”式的彻底改革,包括不限定留下的人数,改为“先留后升”的制度,准聘和长聘之间间隔6年,存量教师也将做长聘认定,且只有一次纳入长聘制的机会


640 (2).jpg

图源:复旦大学


这是否意味着,“非升即走”制度的拐点来了?



“非升即走”变味了?


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开始探索引入“非升即走”。作为一种竞争性的筛选制度,该政策在提升高校学术产出、激活教师科研主动性、优化师资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学术论文以148所大学为样本研究发现,实行“非升即走”的高校,科研产出提高了103.02%。而且高校在选择青年教师时,拥有了更多可参考、可比较的对象。目前,我国的“双一流”高校几乎已全部采用“非升即走”制度。

然而,随着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人数的增长,高校入职门槛和考核标准不断拉高。学术道路上处处潜伏着被淘汰的风险,当“走”成了重点,“青椒”们为了通过考核,越来越“卷”。

“非升即走”要求教师在培育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某985大学老师透露,必须完成4篇“SCI/SSCI 2区及以上或核心期刊”论文和1个国家级基金项目的“最低标准”,才可能评上副教授并留任。

除了发论文,拿到相应级别的项目课题,是“晋升”的关键也是最难的一项。据数据显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一直接影响着”青椒“未来其他申请及职称评定的项目上,2019年到2023年,该项目申请量增长率达33.8%,然而项目资助率却在17%左右徘徊。一些更难的人才类项目,如优青和杰青申请量也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科研与教学也在逐渐失去平衡。科研产出作为最核心的考核指标,分走了青年教师们的大多数精力,在教学投入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之前“非升即走”主要针对刚入校的青年教师,例如助理教授或讲师,一般升为副教授或教授后,就可享受长期聘用待遇。但如今,“非升即走”范围扩大至副教授,不少教师直言“副教授也不能躺平了”。




长聘制不是“少数人的游戏”


重新审视并对这一制度“动刀”,复旦大学做了先行者。

早在2022年的“对话大脑”院士论坛上,金力校长就曾透露,复旦将推出“非升即走”的替代计划,不升也能留,只要青年科学家在行业内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来。

为了以有限资源实现师资水平“奋力一跳”,复旦大学2025年改革剑指准聘—长聘制。

在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校长金力表示,长聘制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将影响每一名教师的职业生涯,是老师们在复旦职业发展的主渠道。长聘体系的核心不是“非升即走”,为了选拔最具内驱动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复旦大学跳出“非升即走”,对有多少人能留下来是不限定的,只要优秀就能留。而且原来是晋升职称以后才能留,现在是先留下来才可以升,把“升”和“留”的先后次序换了一下。

金力校长还指出,新的制度设计将包含三个部分:一是按教研、研究和教学三个系列,实施教师分类管理;二是按助理教授、准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特聘教授、首席教授,构建准聘-长聘教职体系;三是以年薪制为核心,推进薪酬体系改革。

640 (1).jpg

留下来后,如何更好地培养青年人才也是复旦关注的焦点。长聘制将结合“四卓”计划、Mentor制等,全周期、全方位、个性化引导支持人才发展,落实资源跟着人才走,让人才引得进、长得快、干得好。

为了全力规避长聘后的“躺平”问题,复旦大学完善奖励性绩效体系、空间分配模式,持续激发教师创新创造活力,

此外,对于人事制度改革前的教师,复旦大学也将做长聘认定,但只有一次机会纳入长聘制。作为一种过渡的做法,如果教师没有通过认定,之后学校在生源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就不再向他们倾斜了,之前的改革没有动这部分存量教师。

对“非升即走”说不!


除了复旦外,不少高校已经开始试图在“升”与“走”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据悉,一些院校会帮助新入职青年教师“结对子”,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更为人性化的方法,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院校氛围、科研任务;还有高校选择在初次预聘期时限将至时,引入学术共同体、学术考评委员会机制,通过综合评定青年教师的实质表现,给予他们第二个“预聘期”“延期考核”的弹性空间。

部分两会代表也关注到了“非升即走”背后的问题。

2023年两会,民盟中央拟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其中建议,在评价和管理上给予教师自主空间,将“非升即走”缓慢过渡成“非升即转”的人性化转岗机制。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也提出,目前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存在“评价标准单一失衡”问题。对此,他建议,改革高校人才评价体系,根据学科、岗位特性,建立多元、分类评价体系。

640.jpg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曾表示,要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允许试错、宽容失败。“非升即走”作为博士毕业生走入高校的第一步,既是考核标准,又是培养手段。青年教师正处在创造力旺盛的快速成长阶段,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如何能够设置更为多元、丰富、公平、合理的考核机制,让考核成为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而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才尽其用,仍有待探索。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5

学术会议

【ACM出版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2025年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AICSS 2025)
025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议将于2025年9月19日-2025年9月21日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 “进化算法和智能控制国际研讨会”旨在共同探探讨如何利AI技术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025-09-19
【IEEE出版|往届快至会后2个月检索】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
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青岛举行,会议由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青岛大学承办,欢迎广大学者参与。
2025-09-26
【EI会议论文|IEEE出版】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将于2025年9月19-21日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旨在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机械自动化”等学术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09-19
【IEEE出版 | 可Latex | 快至3个月检索】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
ICHCI 2025的主题是“AI计算驱动生活”。诚邀各位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积极发表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交叉领域未发表的原创研究论文和重要正在进行的论文、研究成果
2025-09-26
【9月19号截稿 | 上海电力大学主办】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
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由上海电力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专注研究和探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疑难疑点和前沿科技。
2025-09-26
【IEEE出版!EI稳检索!接受纯工科】第六届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IM 2025)
第六届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IM 2025)大会旨在为从事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平台
2025-09-19
相关资讯

54851

58

2025-01-10

AiScholar艾思科蓝与萨拉曼卡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构建全球化科研合作新范式

推动学术资源的全球无障碍 流动,为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54063

7

2025-03-14

创历史新高!4校公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结果

创历史新高!4校公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结果

2966

4

2025-08-29

万亿GDP城市,再迎一所985!

万亿GDP城市,再迎一所985!

3804

3

2025-08-29

某研究所近3成的博士后处于抑郁或焦虑中

某研究所近3成的博士后处于抑郁或焦虑中

3994

4

2025-08-29

31岁高颜值女教授引热议,校方回应

31岁高颜值女教授引热议,校方回应

4049

3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