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Nature》与《Science》之间的较量,谁会更胜一筹?

2021-08-18
7280

图片.gif


上一期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了IF排行榜第一名的CA期刊,这一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业界饱受赞誉、难分伯仲的Nature和Science。


如果两大期刊一较高下,谁会更胜一筹?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这两大期刊表现如何?


Round1 综合素质


Nature和Science征稿范围与JCR分区都是多学科领域。从Nature和Science的高引文章可以看出,期刊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和物理相关领域。肿瘤、石墨烯、能源仍然是关注度最高的三大热门研究方向。


Science隶属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仅有5个子刊,包括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Immunology, Science Robotic, Science Signaling, Science Tr anslational Medicine; 合作期刊又包括了11本开放获取期刊。


1.png


Nature是学术出版商Springer旗下期刊。由出版商运营的Nature,似乎更看重中国市场,不仅有专门的中文网站,并且在中国设立有北京、上海、南京三个办公室。


2.png


Nature子刊高达163个,不仅对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这几大热门学科进行了细化,还包括了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等社科人文类期刊。综合来看,由学术出版商运营的Nature似乎更具市场活力,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


Round2 历史底蕴


Nature创刊于1869年,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Nature期刊历史介绍界面上可以看到Nature上发表过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896年伦琴发现X-射线,1921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25年Raymond Dart提出的人类非洲起源说,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设想等等。

https://www.nature.com/nature/about/history-of-nature


Science创刊于1880年,相比于Nature丰富的期刊历史介绍主页,Science似乎低调很多,并没有专门的历史介绍界面。据考证,Thomas Hunt Morgan的连锁互换定律,爱因斯坦的引力透镜,埃德温·哈勃的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等都是在Science首次发表。


两本期刊一直都在你追我赶,21世纪初为争夺首发人类基因组图谱暗暗较劲。2001年2月15日,Nature抢占先机发表了由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联盟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次日Science紧随其后发表了由Celera Genomics公司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又是一场没有高低之分的较量。




这一回合两本期刊似乎难分伯仲,两本期刊都是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见证者。


Round3 期刊影响力


根据Web of Science统计数据,多学科分类下,Nature一直以微弱优势领先于Science。纵观21世纪以来,Science仅在2005年、2006年领跑,其余年份均是Nature稳居榜首


5.jpg

Nature多学科分类中排名名次


Nature 2020年影响因子49.96,Science 2020年影响因子47.728,近几年两者差距并不大。


6.png

近五年Science和Nature期刊影响因子走势


Round4 中国学者参与度


这一回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学者在两本顶级期刊的参与度。


Nature和Science有自己的学科编辑团队,掌握稿件生杀大权。


Nature由两大学科的37位学科编辑组成,生物学编辑21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16学科编辑,包含一位中国学者


7.jpg


Science编委会由31位学科编辑组成,高级编辑Di Jiang曾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8.png


Nature并未公布审稿编辑委员会名单,在此不做分析。根据Science期刊主页公布的审稿编辑委员会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五位大陆高校科研单位中国学者的身影,其中四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一位来自清华大学


他们分别是陈玲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丁洪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卢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颉伟(清华大学)、朱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中国科学家在两本期刊的发文情况。中国大陆在Nature和Science发文数量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意志联邦三国之后排名第四位


9.png

Nature近三年国家/地区发文情况


10.png

Science近三年国家/地区发文情况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先锋队,中科院异军突起,在两本期刊均表现不俗,发文数量在Nature和Science分别排名第十位和第九位


虽然我们不难发现距离第一名加利福尼亚大学我们还有一些的差距,但是我们作为后起之秀正在逐步缩小与前几名的差距,实力也不容小觑。


11.png

Nature近三年机构发文情况


12.png

Science近三年机构发文情况


小结


Nature官方数据显示,从文章投稿到接受处理时间约为226天;Science为138天,其文章接受率仅5.6%。Science和Nature一直秉持最严谨的科学态度,两本期刊任然是科学发文的巅峰。


13.png


一场较量下来,无论是在影响力方面,还是在稿件质量方面,两本期刊都是棋逢对手、难分优劣。我们在分析两本期刊的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的学术论文不仅有了量的积累,也有了质的飞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国的科学成果在世界尖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就在今年7月27日,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等12个学科,高水平论文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两位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获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 (Newcomb Cleveland Prize),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奖项上崭露头角。


14.png


在我国的研究成果逐渐走入国际视野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我国需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期刊。值得高兴的是,本土期刊茁壮成长,已经具备一定的业内影响力,中科院主办的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相继破10。


文章有力量、学者有话语权、期刊有影响,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我们的科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相信不仅我们的科学成果能站在巅峰,我们的学术期刊也能成为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原创作者:邵永光


42AE1795-0D3C-46A9-BAB4-770698B75B3E.png

已收藏 1
点赞 5

学术会议

第九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4)将在西安举行, 会期是2024年4月19-21日, 为期三天。
2024-04-19
第五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 2024)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将于2023年4月12-14日在武汉召开。会议征集地理/地质/测绘/测量/遥感/海洋/监测/摄影/图像处理/无人机等论文
2024-04-12
第五届计算机视觉、图像与深度学习国际学术会议(CVIDL 2024)定于2024年4月19-21日在中国珠海隆重举行。会议旨在为从事计算机视觉、图像与深度学习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
2024-04-19
第六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4)定于2024年4月19-21日在中国武汉召开。ISEAE 2024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4-04-19
第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CEA 2024)将于2024年4月12-14日于中国杭州举行。ICCEA 2024旨在为从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
2024-04-12
第五届教育、知识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EKIM2024)定于4月19至21日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ICEKIM 2023将围绕“教育”与"知识”、“信息管理”等研究领域提供一个讨论、分享的平台。
2024-04-19
相关资讯

重磅!2023中科院期刊预警名单公布

2023年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公布!共有28本被纳入预警期刊。

53312

26

2023-01-31

重磅!EI期刊目录2023年首次更新

爱思唯尔(Elsevier)官网2023年首次更新了EI Compendex收录期刊目录,本次更新目录中连续收录期刊5351本

50082

30

2023-03-03

多位院士助阵!985强校,创新刊

5月31日,Deep Resources Engineering期刊创刊启动会暨2023年度深部资源工程国际论坛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35204

2

2023-06-05

余金权,再发Nature,第21篇正刊!

2023年5月31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余金权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Transannular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cycloalkane carboxylic ac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两类配体-喹啉吡啶酮(L1, L2)和磺胺吡啶酮(L3) -使小到中型环烷烃羧酸的γ-亚甲基C-H跨环芳基化,环尺寸从环丁烷到环辛烷不等。

6061

2

2023-06-05

第8篇!985教授,再发Science

5月26日,Science杂志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立东教授课题组在电子制冷材料及器件的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Lattice plainification advances highly effective SnSe crystalline thermoelectrics,该工作提出了“lattice plainification(晶格素化)”概念,通过降低硒化锡(SnSe)晶格中的空位浓度,大幅削弱了晶格缺陷对载流子的散射,实现了载流子迁移率的显著提升。制备的热电器件在300K温差下实现了12.2%的发电效率及室温下61.2K的最大制冷温差。

6824

3

2023-05-31

打破校史!理工大学,登上Nature封面

5月24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主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由长沙理工大学“湖湘学者”特聘教授刘小春科研团队和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团队合作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4077

3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