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参考文献是指原文抄写吗

2020-05-28
45790

参考文献是指原文抄写吗 .jpg

参考文献是指原文抄写吗?参考文献不是一定指原文抄写,也可以参考思惟,用自己的话表述,如许可以多参考一些,整个一段都行。不能引用别人的引用文献,好比你参考一篇文献里面的内容,那恰好这段内容也是引用另外的文献,你就要参考它引用的文献。详细著录你所参考的文献的信息,不仅表达了你对原来成果的继承和对原作者的尊重,而且还可以确保你不至于被归入学术剽窃之列。在学术研究中,你必然会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和话语,不过注意不要用得太多或者引得太长。引用最好不要超过五行,如果多于五行的话,你就应该考虑变换措辞进行重新表达。而对于引用的资料,即使只有一句话,你都应该注明其确切的出处,艾思学术整理如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引文的概念

引文也叫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者编辑论著而引用或者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者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引文是学术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文献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二、引文类型

严格来说,引文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只列出某一著作(原著)中引用的各种著作及论文的题名、作者等,不标注引文在原著中的出处、页码,这实际上是参考书目,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借鉴或参考;另一种则是既列出题名、作者等,又列出出处、页码,有的工具书称之为引书引得,有的称为文献注释、文献引文注释等,这实际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引文。


三、引文的作用

从引文的作用来看,注明出处、页码的引文更具意义。归纳起来,引文具有以下作用:

(1)有助于传承研究成果;

(2)有助于评估学术水平;

(3)有助于读者、编辑查核文献;

(4)有助于节约正文篇幅;

(5)有助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引文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四、引文的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引文分成不同类型,从引用的方式分,常用的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转引、自引、漏引和伪引。

(1)直接引用

亦叫明引,是指直接引用别人成果的某些字段,往往用双引号标注。多用于主要的论据、不常用或新发现的资料、主要论据的资料等。


(2)转引

指自己未阅读原始文献,只根据第二手资料、译文或他人引用的资料加以引用。


(3)自引

自我引用,是指著者(包括个人著者、团体著者、期刊、学科、地域和国家等)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著作或与他人合著的著作。


(4)漏引

指引用了别人成功的某些字、句、段,但未在参考文献只能够注明,或虽然列出参考文献,但在行文中未明确注明哪些是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


(5)伪引

指并未引用别人的成果,但却将该成果列在参考文献中。目前有些作者为了增加引文数量或者应付检查等原因,直接照抄现成的书目或者索引条目。


五、引文的基本原则

引用文献的原则:初始文献,开辟方法或提出观点的最原始的文章;综述;引文可以是原文也可以是改写以后的,最好是理解意思改写后的。你在提供和著录引文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不采用间接引用方式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尽量避免转引文献。如确需转引二手资料,应在文中指明,并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原始文献和转引文献,不能造成引用了第一手资料的误解。


(2)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

引文应是作者阅读过,且对自己研究的观点、材料、论据、统计数字等有启发和帮助的文献,不能伪引(引而不用)。有些作者为了凑些参考文献装门面,不读文献原文而直接抄录别人的参考文献或现成的文献题录、索引,这是严重违背论文规范的。


(3)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

引用必须忠实原文,不能断章取义。


(4)引用原则上使用最优或最新版本

很多论著有多个版本,其内容大同小异。做学问时,常常要注意这些细节。有时要引用修订本、最新本,有时则要引用最初本,应根据研究时间、引用内容和版本的权威性来定。


(5)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的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

包括作者、题名、出版年、出版地等相关信息务必要准确无误。


(6)引用网络资源应该慎重,引用信息包括相关的时间信息

在引用的电子资料没有相对应的印刷版本时,应对其进行评估,选择引用权威的作者、编者、学术机构的有价值的电子资源,同时也注明检索的时间和出处。


六、英文学术界主要的论著体例

在英语学术界,目前流行着多种论著体例,它们各有特点和侧重,分别适用于不同领域和类型的论著。这些体例按照参考文献的编排方式,又大致可以划分著者-出版年(name-year)制、顺序编码(citation-sequence)制、文献-注释(documentary-note)制几种类型,温哥华体例、哈佛体例、牛筋体例分别是这三种著录格式的典型代表。


七、国内主要的著录规范

目前国内主要的著录规范是《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除了这两大主要的著录规范之外,还有一些应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期刊或某些特定学科领域的著录规范,前者比较典型的是《高校学报规范》,而《历史研究》规范则是后者的代表。

总之参考文献的引用一定要到位,标准,可参考引用怎么标注不算抄袭,当然也有可能会遇到原文引用的可参考论文引用原文如何标注





已收藏 18
点赞 78

学术会议

【ACM出版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2025年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AICSS 2025)
025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议将于2025年9月19日-2025年9月21日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 “进化算法和智能控制国际研讨会”旨在共同探探讨如何利AI技术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025-09-19
【IEEE出版|往届快至会后2个月检索】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
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青岛举行,会议由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青岛大学承办,欢迎广大学者参与。
2025-09-26
【EI会议论文|IEEE出版】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将于2025年9月19-21日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旨在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机械自动化”等学术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09-19
【IEEE出版|南昌大学主办|快至3个月检索】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
ICHCI 2025的主题是“AI计算驱动生活”。诚邀各位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积极发表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交叉领域未发表的原创研究论文和重要正在进行的论文、研究成果
2025-09-26
【9月19号截稿 | 上海电力大学主办】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
第十届能源与环境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ER 2025),由上海电力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专注研究和探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疑难疑点和前沿科技。
2025-09-26
【即将截稿!IEEE/ACM出版!EI稳检索】第六届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IM 2025)
第六届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IM 2025)大会旨在为从事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平台
2025-09-19
相关资讯

SCI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有区别吗

SCI分区是众所周知的,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其实也是相对于期刊的分区来说的,一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文章,二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二区期刊上的文章,由于SCI分区共分为四个区,一区学术价值最大。

293955

0

2021-04-21

hm² 是什么单位?hm² 怎样换算?

hm² 是一个什么单位呢?hm² 怎样换算?它与我们常见的单位的换算又是怎么样的?本期艾思科蓝​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hm² 这个单位。

135021

1

2021-11-17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要注意什么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要注意什么?本科论文开题报告是学术研究道路上的首道正式关卡,它不仅是对学生前期研究准备的系统性总结,更是研究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可行性论证。一份优秀的开题报告能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而存在缺陷的报告则可能导致研究方向偏离、时间资源浪费甚至研究计划夭折

58

0

2025-09-04

论文答辩应该注意些什么

论文答辩应该注意些什么?论文答辩是学术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对数年研究工作的总结,更是展示个人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的关键舞台。面对评委的提问与审视,许多学子难免感到紧张与不安。然而,充分的准备与清晰的思路能够帮助答辩者从容应对挑战,将研究成果以最自信的方式呈现。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即将踏上这一旅程的学子提供实用而深入的指导。

56

0

2025-09-04

论文查重应注意什么细节

论文查重应注意什么细节?在学术研究领域,论文的原创性是衡量学术成果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学术规范的日益严格和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论文查重已成为学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查重不仅关乎学术诚信,更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认可度和作者的学术声誉。

68

0

2025-09-04

论文的创新点要注意什么

论文的创新点要注意什么?在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中,论文的创新点被视为其灵魂所在。它不仅是研究成果的核心体现,更是衡量学术贡献的重要标准。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创新点都是论文能否通过评审、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学者,尤其是初入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往往对如何界定、构建和呈现创新点感到困惑。

81

0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