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陈效逑
  • 所属院校: 北京大学
  • 所属院系: 城市与环境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学 士 1982,地理学,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 硕 士 1988,自然地理,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博 士 1994,自然地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地球科学系 工作经历 1982.09-1987.12: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助教 1988.01-1990.09: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讲师 1990.10-1991.09:德国中央气象局农业气象部访问学者 1991.06-1994.12: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5.01-1995.0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中心研究人员 1995.04-1997.0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 1997.04-1997.0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师 1997.08-2003.0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副教授 2003.08-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方向 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 硕士生导师/方向 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 书籍编撰 Chen XQ. 2017. Spatiotemporal Processes of Plant Phenology: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Springer Berlin. Chen XQ. 2013. Chapter 2: East Asia, 9-22pp. Chapter 17: Daily Temperature-Based Temporal and Spatial Modeling of Tree Phenology, 317-333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nd Edi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Chen XQ. 2009. Chapter 2.3.4: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35-37pp. In: Hudson IL & Keatley MR (eds.) Phenological Research. Dordrecht-Heidelberg-London-New York: Springer Chen XQ. 2003. Chapter 2.1: Phenological Data, Networks, and Research: East Asia, 11-25pp. Chapter 4.5: Assessing Phenology at the Biome Level, 285-300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hen XQ. 1994. Untersuchung zur zeitlich-raeumlichen Aehnlichkeit von phaenologischen und klimatologischen Parametern in Westdeutschland und zum Einfluss geooekologischer Faktoren auf die phaenologische Entwicklung im Gebiet des Taunus. Offenbach: Selbstverlag des Deutschen Wetterdienstes, 116pp 杨国栋, 陈效逑. 1995. 北京地区的物候日历及其应用.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术任职 2008至今 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物候学委员会副主席 荣誉与奖励 2018 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跨学科自然地理综合教育,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的世界观 2018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现跨学科自然地理综合教育,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的世界观 2016 北京大学优秀教材:自然地理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文献来源: 地理学报, 2009, 64(1): 84-94, 作者: 陈效逑; 王恒 2015 唐立新奖教金教学名师奖 2009 国家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主持人) 2009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8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自然地理学原理 2008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 2007 北京市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主持人) 2005 北京大学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主持人) 2005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系统论思想在“自然地理学”课程与教材建设中的应用 2005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2004 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2001 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1997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北京地区物候观测与基础物候学研究 1996 北京市优秀图书三等奖:北京地区的物候日历及其应用 教材编撰 陈效逑. 2015. 自然地理学原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效逑. 2006. 自然地理学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效逑. 2001. 自然地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讲课程: 本科生大类平台课:自然地理概论 本科生选修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研究方法 慕课:自然地理概论 研究生选修课:生态物候学,产业生态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植物展叶和开花期的过程模拟与预测(2018-2021,41771049),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温带秋季树木物候过程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研究 (2015-2018,41471033) ,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生长季节的植物物候与遥感综合诊断、模拟与预测 (2011-2013,41071027),项目负责人 欧盟-中国流域管理计划:黄河气候变化情景开发研究,启动与快速诊断(EU-China River Basin Management Programme: Yellow Riv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Development study, Inception and Rapid Assessment)(2009.8-2010.3),项目负责人 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植物园开展环境解说和公众参与的内容与方法研究(2007-2009),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植物物候期与生长季节的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与预测(2009-2011),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草原植被物候过程与季节性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与预测 (2007-2009),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典型草原物候生长季节和初级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 (2004-2006),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地区物料流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2001-2004),核心成员 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植被系统对季风气候季节性突变和年际波动的响应(1999-2001),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与美国东部地区绿波演进的比较研究 (1999-2000),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植物物候和生长季节对可能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1998-2000),项目负责人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 资助项目:果树开花期预测模式的研究 (1999),项目负责人 欧洲联盟资助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华南迈向21世纪的可持续环境管理战略研究 (1997-1999),项目科研经理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气候变化对于我国植物物候期影响的研究 (1995-1997),项目负责人 博士后基金:德国西部与中国华北气候波动对植物物候期和生长季节影响的比较研究 (1995-1997),项目负责人 德国瑙曼基金项目:德国西部物候与气候波动的时空相似研究 (1992-1994),项目负责人 德国中央气象局项目:德国西部物候观测网的优化研究 (1992-1993),项目负责人 德国中央气象局项目:德国西部物候与气候区域的划分 (1991-1992),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高等教育局项目:北京地区物候观测与基础物候学研究 (1984-1988),核心成员 学术著作 Chen XQ. 2017.Spatiotemporal Processes of Plant Phenology: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Springer Nature: Berlin。 杨国栋,陈效逑. 1995.北京地区的物候日历及其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Chen XQ. 1994.Untersuchung zur zeitlich-raeumlichen Aehnlichkeit von phaenologischen und klimatologischen Parametern in Westdeutschland und zum Einfluss geooekologischer Faktoren auf die phaenologische Entwicklung im Gebiet des Taunus. Selbstverlag des Deutschen Wetterdienstes: Offenbach 著作章节 Chen XQ. 2013. Chapter 2: East Asia, 9-22pp. Chapter 17: Daily Temperature-Based Temporal and Spatial Modeling of Tree Phenology, 317-333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nd Edi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Chen XQ. 2009. Chapter 2.3.4: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35-37pp. In: Hudson IL & Keatley MR (eds.) Phenological Research.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 Springer。 Chen XQ. 2003. Chapter 2.1: Phenological Data, Networks, and Research: East Asia, 11-25pp. Chapter 4.5: Assessing Phenology at the Biome Level, 285-300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教材 陈效逑. 2015.自然地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效逑. 2006.自然地理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效逑. 2001.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本培,蔡运龙主编,刘本培,刘继韩,陈效逑,陈北岳,黄定华,蔡运龙编著. 2000.地球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