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教育经历 1997/09-2002/0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导师:莫宣学院士。 1985/09-1988/06年,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导师:王曰才教授。 1978/09-1982/06年,华东石油学院测井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1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测井系,教授。 1994/11-1999/1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测井系,副教授。 1988/11-1994/1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测井系,讲师。 1982/07-1988/11,石油大学,资源系,助教。 主讲课程 主讲《测井方法与原理》、《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岩石物理学与岩石物理实验》等多门课程。 指导研究生及博士后 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20人,外派联合培养博士4人。近五年指导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1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篇;指导青年教师创新基金2项,研究生创新基金5项;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3项。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各油田单位、科研院所获广泛好评,其中包括著名高校任职教授2人、副教授5人,油田公司高级技术专家2人、科研骨干20余人。 研究生培养时强调全面发展: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首届全国测井技能大赛唯一特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获一等奖;带领测井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积极开展“两学一做”等系列党建工作,党支部获评2015年“研究生示范党支部”,2016年“先进学生党支部”,2017年“研究生示范党支部”,一项以导师作用发挥为主题的党支部工作案例,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特色作品。 承担项目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7项、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承担的重要项目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岩溶储层小型缝洞体三轴感应测井响应数值/物理模拟研究(2017-202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缝洞储集体三维电阻率测井基础研究(2015-2018); 3.国家仪器重大专项:高性能核磁共振弛豫分析仪的开发和应用(2013-2018);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孔低渗储层侵入特征电学性质实验与数模分析(2012-2014); 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储层油气测井解释理论方法与处理技术(2010-2014)。 获奖情况 近年来获得山东省、教育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主要奖项有: 1.2012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2.2013年,被教育部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201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荣誉称号 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专利 1.范宜仁,范卓颖,郑京闽,吴飞,葛新民,一种确定泥浆滤液侵入深度的测量装置,CN104280326B,中国发明专利。 2.范宜仁,邓少贵,孙庆涛,李虎,一种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探测性能测试装置,CN103670367B,中国发明专利。 3.范宜仁,吴飞,邢东辉,葛新民,巫振观,改良式CPMG序列T2-G采集参数t0自适应方法,CN104297278B,中国发明专利。 4.范宜仁,吴飞,邢东辉,巫振观,范卓颖,葛新民,一种基于脉冲梯度磁场的新型D-T2脉冲施加方法,CN104280703B,中国发明专利。 5.范宜仁,吴飞,李虎,葛新民,邓少贵,谭宝海,模拟泥饼形成过程的实验装置,CN104500048B,中国发明专利。 6.范宜仁,郑京闽,吴飞,葛新民,邓少贵,李虎,地层模块泥浆侵入多功能物理模拟系统,CN104318844B,中国发明专利。 7.范宜仁,王磊,范卓颖,邓少贵,葛新民,谭宝海,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空间双侧向测井半定量评价方法,CN104329080B,中国发明专利。 8.范宜仁,周明顺,金凤鸣,王磊,邢东辉,一种斜井双侧向测井曲线校正方法,CN105114063B,中国发明专利。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