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述:
孙清超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隶属科研团队:大型复杂机械装备设计团队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1]高端紧固/装配;[2]超高周疲劳损伤。
研究方向内涵:
“机械装配”对产品性能影响很大,也是我国机械领域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综合涉及公差设计、零部件刚度设计、零件表面状态检测、刚度/精度检测、非接触测量、接触力学、机械动力学等知识,学科交叉性较强。
“超高周疲劳损伤”是高强度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随着装备工况越来越恶劣、转速越来越快、工作周期越来越长,超高周疲劳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综合涉及材料特性分析与检测、载荷与应力/应力场分析、强度试验、疲劳寿命计算等知识。
目前负责的科研项目(负责科研项目总经费400余万元):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表面残余损伤及内部损伤耦合作用下的可再制造性评价.项目负责人.
[2]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课题.卧式加工中心静动热特性分析及低应力制造.项目负责人.
[3]863项目子课题.自移式破碎站大型钢结构计算优化.项目负责人.
[4]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优秀人才培育).离心压缩机叶轮可再制造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目前参与的科研项目:
[1]国家973计划课题.再制造对象的多强场、跨尺度损伤行为与机理.
[2]××航空发动机紧固与装配技术研究.
完成的科研项目(负责):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未确知的制造装备低碳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项目负责人.
[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于相对碳足迹的制造装备低碳设计方法.项目负责人.
[3]教育部直属高校基础科研业务项目.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项目负责人.
[4]教育部直属高校基础科研业务项目.高端装置低碳节能设计平台.项目负责人.
完成的科研项目(参与):
[1]机床重大专项.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孙伟教授.
[2]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孙伟教授.
[3]参与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多项[2]
出版著作和论文
发表论文近40篇;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
在读学生人数
指导(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9人
毕业学生人数
毕业硕士研究生8人(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1]高端紧固/装配;[2]超高周疲劳损伤。
研究方向内涵:
“机械装配”对产品性能影响很大,也是我国机械领域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综合涉及公差设计、零部件刚度设计、零件表面状态检测、刚度/精度检测、非接触测量、接触力学、机械动力学等知识,学科交叉性较强。
“超高周疲劳损伤”是高强度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随着装备工况越来越恶劣、转速越来越快、工作周期越来越长,超高周疲劳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综合涉及材料特性分析与检测、载荷与应力/应力场分析、强度试验、疲劳寿命计算等知识。
目前负责的科研项目(负责科研项目总经费400余万元):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表面残余损伤及内部损伤耦合作用下的可再制造性评价.项目负责人.
[2]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课题.卧式加工中心静动热特性分析及低应力制造.项目负责人.
[3]863项目子课题.自移式破碎站大型钢结构计算优化.项目负责人.
[4]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优秀人才培育).离心压缩机叶轮可再制造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目前参与的科研项目:
[1]国家973计划课题.再制造对象的多强场、跨尺度损伤行为与机理.
[2]××航空发动机紧固与装配技术研究.
完成的科研项目(负责):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未确知的制造装备低碳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项目负责人.
[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于相对碳足迹的制造装备低碳设计方法.项目负责人.
[3]教育部直属高校基础科研业务项目.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项目负责人.
[4]教育部直属高校基础科研业务项目.高端装置低碳节能设计平台.项目负责人.
完成的科研项目(参与):
[1]机床重大专项.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孙伟教授.
[2]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孙伟教授.
[3]参与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多项[2]
出版著作和论文
发表论文近40篇;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
在读学生人数
指导(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9人
毕业学生人数
毕业硕士研究生8人(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教育背景:
2009.102012.3高知工科大学信息科学博士2006.92012.7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2003.92006.7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1999.92003.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士1996.91999.7白城一中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