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考研3次才被录取,博士读了7年,41岁时当上中科院院士!

2024-04-22
7199

他曾是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49岁提出界面高温超导;

50岁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52岁获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

53岁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


他就是物理考了39分,

第三次才终于考上了,

中科院物理所的薛其坤


这个世界上,真正天赋异禀的人何其稀有。常人眼中的“天才”,不过是比任何人都能拼上性命的努力罢了。人生很多事情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你过早选择放弃。


薛其坤三战考研的时候,他没想到自己能在41岁时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当薛其坤花了七年才拿下博士文凭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出任清华大学的副校长。


他一直挂记在心、念念不忘的,只是多年前的那个山东放牛娃,对“科学家”最朴素的敬仰与钦羡,和少年时代最懵懂的畅想与希望。


薛其坤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决定读研究生——他还记得最初的信念,要当“可以为人类谋福祉”的科学家。


第一年考研,高等数学只得了39分。薛其坤毫不犹豫选择二战。第二次考研,大学物理只得了39分。二次失败,流逝的也许不仅仅是年华,还有机遇也未可知。


640.webp.jpg

图源:CCTV1 朗读者截图


薛其坤没有踌躇和犹豫,他仍然走下去,选择三战,终于成功。


其实,一次失败后,有多少人会选择二战?二次失败后,有多少人敢于第三次尝试?有时候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


你对于你的理想,有多少热爱,可以经得起再三的挫折与考验?没有成功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在蹉跎岁月,还是厚积薄发呢?你会觉得自己是在豪赌,还是在脚踏实地地砥砺前行呢?


直到几年后,奔赴日本的仙台东北大学研究所读博,薛其坤的科学家之路才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机。


“转机”实际上是新的考验。一个人身赴异国,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家人隔海,一切好像要从头再来。可博导樱井利夫治学极其严格,在他外号7-11的实验室里,薛其坤一周要工作6天,7点来实验室,11点之前不许离开——时间不可误,风雨无可阻。


640.webp (1).jpg

图源:CCTV1 朗读者截图


薛其坤说,“那时候,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太困了,就坐在公共卫生间的马桶上,悄悄眯一会儿。”


薛其坤感觉异常孤单,跟家人通电话,几乎要落泪。他说一年中,会有七八个月是想放弃,想回国,想回家。有一次,上幼儿园的儿子,在电话里给他背刚学到的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听着儿子稚嫩的童音,薛其坤忍泪振作了起来。


一年半之后,薛其坤取得了一个科研上的重要突破——是7-11实验室三十年来最大成果。薛其坤终于感觉到,那个放牛娃脑海里朦朦胧胧的梦想,开始变得有一点现实,有一点真切了。他感觉到,他是可以接近梦想的了。


艰苦的求学经历,似乎点燃了他对科学发自肺腑的热爱,还促成了超刻苦的学术精神。回国后的薛其坤,已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在接下来的20年间,他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15小时左右,年平均工作时间,高达5000小时。



2013年,薛其坤的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在此之前,薛其坤与自己的团队,经历了四年的不断尝试与不断失败。薛其坤常常给团队打气说:“全世界都试图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科学发现特别是重要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只有冲,没有退路!”


最终,薛其坤的团队成功了——比东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维尔茨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团队们,更早地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640.webp (2).jpg

图源:CCTV1 朗读者截图



这个研究成果将加速信息技术革命进程,掀起一阵阵科学风暴,改变一个又一个行业,乃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薛其坤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解决高温超导机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薛其坤希望在未来,科学家不再和贫困、枯燥挂钩。科学家也能成为年轻人偶像的一类。


640.webp (3).jpg

图源:CCTV1 朗读者截图


薛其坤说,“只要你勤奋、执着、专注,就不会在世上一事无成。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天赋异禀的人何其稀有。41岁的院士,就是常人眼中的“天才”。但薛其坤,不过是比任何人都能拼上性命的努力罢了。才能这种东西,兴趣这种东西,一腔热血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要靠自己来挖掘、来创造的。


有时候,“天才”和众生一起攀登,“天才”一步一个脚印地登顶、日夜兼程地奋进,可是在登顶后时回首,身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这个时候,在山腰休息的人们会说,“那个人果然是天才,人比人真是不行啊。”


可是谁看到了,“天才”星夜兼程、不眠不休的辛苦呢?他仅仅是比任何人都努力,比任何人都渴望实现那个任何人都曾有过的朦朦胧胧的初心啊!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谷粉学术、南方科技大学、百度、搜狐,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7
点赞 7

学术会议

【周一截稿!ACM 独立出版∣往届已EI、Scopus检索】第二届数字经济与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会议(DECS 2025)
第二届数字经济与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会议(DECS 2025)将于10月17日-10月19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技术数字经济等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0-17
【IEEE出版|已连续5届稳定快速EI检索】第六届计算机工程与智能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CEIC 2025)
第六届计算机工程与智能控制学术会议(ICCEIC 2025)将于2024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广州举办,聚焦计算机工程与智能控制前沿,涵盖网络安全、硬件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创新等多个核心议题及交叉
2025-10-17
【SPIE出版丨连续多年EI稳定检索!】第七届地球科学与遥感测绘国际学术会议(GRSM 2025)
为交流近年来国内外在地球、地理科学和遥感测绘领域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展示最新成果,第七届地球科学与遥感测绘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2025-10-17
【IEEE出版,五邑大学主办,设评优】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
聚焦“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研究,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将于 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江门举行。延续EIECT的“分享·交流”精神,我们
2025-10-24
【稳定检索|线上线下参会|马理工主办】第十一届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CHE 2025)
第十一届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CHE 2025)将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马来西亚新山市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0-17
【10.17末轮截稿|连续5届EI检索|ACM出版】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
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
2025-10-24
相关资讯

手握1000篇论文、3次当选院士,默罕默德·萨万为何对中国情有独钟?

发表超 1000 篇论文、十二项发明专利学者默罕默德·萨万与中国的故事

41417

6

2024-08-27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科学家——陈志坚,来自福建农村,已包揽各大“诺奖风向标”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科学家——陈志坚,来自福建农村,已包揽各大“诺奖风向标”

4415

5

2025-10-09

重磅!他,手握Science,师从游书力院士,博毕5年即任武汉大学教授,再发Nature Synthesis!

重磅!他,手握Science,师从游书力院士,博毕5年即任武汉大学教授,再发Nature Synthesis!

3901

3

2025-09-26

罗永浩20年前简历曝光!吊打90%研究生...

罗永浩20年前简历曝光!吊打90%研究生...

4276

3

2025-09-17

“清华才女”武亦姝毕业现状曝光,董宇辉一针见血!

“清华才女”武亦姝毕业现状曝光,董宇辉一针见血!

5351

3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