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3篇SCI,影响因子逾300,年轻博士拒绝百万年薪,归国建立独立实验室!

2023-05-11
5826

“五四”青年节时,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成坤教授的日程中,没有远足、访友的计划,他安排了继续留守校园,全身心投入实验室的搭建工作中。这位学成归来的博士后,今年才33周岁,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不菲的成绩和进展,他惜时如金,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精力和智慧贡献在祖国的医学事业上。


靠效率自赚学费读大学

王成坤1989年出生在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一个叫杨楼的村落,父母务农,哥哥早早中断了学业,从蓝翔技校习得一技之长后便开启辛劳的打工生涯,补贴家用。

家中不宽裕的他,却是一颗读书的种子。2002年,读初一的王成坤选择了寄宿,从此养成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一路遥遥领先,三年后免试直升山东东平明湖中学,又毫无悬念地考入了山东师范大学,就读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

他从不认为自己有“学霸”天赋,靠着勤劳和高效,他一边带家教一边读书,从大一开始,学费和生活费全靠校方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所得。他品学兼优,大三那年,被发展成为一名党员。

华丽转身从工学投向药学


“四年本科的学习,让我对药物的研发有了宏观概念,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要从源头上研发创新药物,就要从疾病的发病机制去深度挖掘与解析。”几年后,王成坤对为何选择跨专业的硕博连读时,他是这样回答的。2013年9月,王成坤如愿考入了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专业,拜在导师韩峰教授门下,主攻药学。这一年,他24岁。

接下来的五年,王成坤围绕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开展机制研究,探索揭示神经血管微单元中病态下,血脑屏障损伤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探针方法进行成像示踪。他发现已有研究工具并不能满足复杂疾病机制解析。在导师韩峰教授的引导下,他将关注点转移到基因编辑系统,并通过自学进行探索应用。

2018年6月,西子湖畔风景如画,接天莲叶随风摇曳,29岁的王成坤戴上博士帽,穿上博士服,在学弟学妹的簇拥下,站在导师身边,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出国求学只为早日报效祖国


王成坤此时心平如镜,他已拿到多家顶尖大学的博士后录用通知书,最后选定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这是一座与麻省理工、哈佛医学院齐名的国际名校,这一年的初冬,王成坤从家乡青岛出关,海关人员例行询问出国动机,他的回答是:出发,为了更好的归来!王成坤坦言,卡脖子的技术不仅在于芯片领域,尖端医学技术也是如此。至于多久能学成,他心中没有底,但报效祖国的信念是笃定的。

他加入了斯坦福大学丛乐教授的课题组。丛乐是世界基因编辑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王成坤是他的实验室邀请的第一名学生,在丛乐的指导与支持下,他针对基因编辑在临床基因治疗应用中面临的安全性及效率,进行了深度创新优化。

他和丛乐教授在实验室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5小时,时尔还要通宵达旦。做实验很辛苦,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当有所进展,他都很开心。五年来,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共23篇,影响因子逾300,授权专利6项。
学术取得进展的同时,王成坤意外又顺理成章地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小家庭。对方也是一位山东籍博士,同在斯坦福大学,两人分属不同实验室,却能相逢于半夜时分,从实验室离场后的长长廊道上,相逢一笑,电光石火间一个激灵:难道这就是上天送给彼此的最好礼物?

异国他乡,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人生抱负,他们很快坠入爱河。一年后结婚,次年生子。他们都是惜时如金的人,即便热恋期间,两人只是相约走出校门,去了洛杉矶玩了一趟,因为节约时间,好莱坞已近在咫尺,也只是以此为背景,拍了一张纪念照,又匆匆赶回学校,夜以继日地做实验。

拒绝百万年薪建独立实验室


2023年的春节后,王成坤放弃了国外多家用人单位,年薪过百万元的橄榄枝,一心要回到祖国。他选定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始着手组建属于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团队。在祖国的土地上,他感觉特别踏实,充满着力量感。

他表示,将依托南京医科大学的临床优势资源,以基因突变关联神经精神疾病为研究核心,通过研发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系统介导的神经药理学新方法,推动基因突变关联神经精神疾病分子机制解析及药物靶点发现,为临床神经精神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及治疗提供新机制、新靶点。“我从基因层面上进行关联疾病的解析与治疗,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基因编辑工具进行致病突变的筛选及纠正,结合单细胞测序等先进技术对机制进行解析。”王成坤如是说,“科研重心将放在孤独症谱系障碍致病机制解析及基因治疗方法研发上”。

他表示,从心底感激几位导师的一路引导与支持,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把这份热忱和精神传承下去,为有梦想的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哈小木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英文期刊出版】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
第六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MHEHD 2025)将于5月23-25日在唐山召开,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2025-05-23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
由西安欧亚学院主办,第五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 (ISCTIS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会议主题围绕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进行展开。
2025-05-16
【JPCS出版丨往届均已EI检索】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5)
2025年第五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5)将于2025年5月9-11日在中国大连隆重举行。我们热情邀请您参加ICAMM 2025,并期待在大连与您见面!
2025-05-09
【 往届见刊后1个月检索|连续EI稳检索】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
第五届能源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学术会议(NEMD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桂林理工大学主办,新能源/太阳能/储能/物理与材料科学相关
2025-05-16
【IEEE出版|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
第十届智能计算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SP 2025)将在西安举行,会期是2025年5月16-18日,为期三天,欢迎参会!大会安排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以及数个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2025-05-16
【华东交大主办】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交互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IT 2025)
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交互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IT 2025)将于2025年5月16-18日在中国成都召开。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5-16
相关资讯

SCI论文影响因子有多少分才算高呢?

SCI论文影响因子有多少分才算高呢?说到SCI论文,相信大家都知道SCI是国际上十分有名的期刊数据库,而SCI论文影响因子则是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很多作者都不知道SCI论文的影响因子要达到多少才算高的。那么,SCI论文影响因子多少算高呢?下面艾思科蓝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9139

0

2023-06-14

sci影响因子5.0以上属于什么水平?

SCI论文在学术界是顶级的存在,很多人为了发表一篇SCI论文,付出了诸多汗水。虽然说发表一篇SCI论文十分厉害,但是SCI论文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很多人会问,SCI论文的影响因子有5.0,这在SCI中属于什么水平呢?艾思科蓝小编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影响因子超过5的sci期刊有上千本,10分以上期刊有275本,5-10分期刊有731本。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能发表1分以上期刊就已经很优秀了,影响因子较高的sci期刊,投稿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11364

0

2022-07-14

怎么查期刊的影响因子

怎么查期刊的影响因子?掌握影响因子的查询方法是现代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文介绍的各种途径,读者可以高效获取目标期刊的量化指标。但需要强调的是,影响因子只是工具而非目的,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对知识的贡献和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

426

0

2025-04-16

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

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在学术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指标,它被用来衡量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影响因子逐渐成为学术界评价期刊、研究人员和科研机构的重要工具。然而,尽管影响因子在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它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本文将深入探讨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场景以及其局限性。

531

0

2025-03-18

SCI因子是什么意思

SCI因子是什么意思?SCI因子,即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期刊评价标准。

419

0

2025-03-11

四区SCI文章影响因子

四区SCI文章影响因子,科学引文索引是全球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索引系统,其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作为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备受学术界关注。SCI期刊根据其影响因子被划分为四个区(Q1-Q4),其中四区(Q4)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通常被认为是学术影响力较弱的期刊。然而,四区SCI文章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四区SCI文章影响因子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451

0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