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篇SCI,影响因子逾300,年轻博士拒绝百万年薪,归国建立独立实验室!
“五四”青年节时,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成坤教授的日程中,没有远足、访友的计划,他安排了继续留守校园,全身心投入实验室的搭建工作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近日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官网日前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
他,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在湖南湘潭大学的校门口,有一个小小的红豆饼小摊。这些香甜软糯的红豆饼却是小摊贩夫妻俩感情的见证。
目前,在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是全球最活跃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全球学者库发布的“2022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公布了全球前10万名学者名单,其中9044位(占第二位)中国学者中就包含了众多纳米传奇人物。
“我希望人们提起我的名字,想到的不是我是个残疾人,而是我的图论,我的数学成就,这是我最理想的状态。”
24岁那年被评为讲师时,龚德才曾经开玩笑说:“我要创个纪录,成为一个从最年轻到最年长的讲师。”不料,一时戏言如今却成为现实。”
近日,西湖大学官网更新后(3月14日)显示,RNA生物学的国际领军人物、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杰出教授付向东已加入西湖大学,担任RNA生物学与再生医学讲席教授。
北斗女神徐颖:4岁读书16岁上大学,32岁成中科院最年轻博导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江坪
师从施一公,90后万蕊雪已发表13篇CNS!迎接“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
刚30岁出头,万蕊雪就为攻克“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剪接体三维结构解析及工作机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这里有答案!
弃千万年薪回国搞科研、曾被Nature主编点赞!这位90后女科学家就是......
她被称为最美学霸,最年轻的科学家,最年轻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