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1岁受聘中南大学教授!从偏科差生,到3位院士保举,他简单!

2022-10-13
6242


在应试教育之下的学生,按照成绩被分为了“学神”、“学霸”、“学渣”等,刘路曾经就是位于“学渣”这个行列的。

他不仅没有从小就表现出“神童”的天赋,一直到初中、高中,他的成绩也是不拔尖的。

但就这样从哪方面看起来都普通平常的刘路,却在21岁的时候成为了最年轻的教授,他是如何完成“逆袭之路”的呢?

严重偏科的“差生”

刘路出生在辽宁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妈妈在一家企业做工程师,爸爸是一家国企的后勤,由于爸妈都是理科生,也许是家庭氛围的影响,刘路从小就很喜欢研究数学

但其实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时,他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很突出,刘路也说自己其实没什么天赋,只不过是喜欢数学,所以对其尤为的关注。

到初中的时候,刘路对于数学的研究已经可以称之为“痴迷”的状态了。

他研究的那些数理、数论等都已经不是课本上能够学到的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一门心思放在了数学上,导致其他的科目亮起了红灯,甚至于他最喜欢的数学成绩都只能徘徊在及格线上。

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老师不止一次的打电话跟他的父母沟通过,但光是父母和老师着急也没什么用,即使是被妈妈发现他房间里的灯亮到了晚上十一二点,但其实刘路刻苦钻研的,还是与考试无关的数论。

不过还好,中考发挥超常的刘路,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到了最关键的高中,刘路仍然是“我行我素”,并不专心备考。他的父母虽然也很担心他的未来,但对于劝阻不听的刘路,他们最终选择支持孩子的决定,让他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于是刘路以超出重点线56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的数学系,这个成绩在他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牛津、斯坦福的同学中显得逊色几分,但他认为已经足够了。

为数学而生的刘路

在刘路看来,考上哪个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在哪个大学,他都要学数学专业。于是立志研究数论的刘路在学习生活都十分宽松的大学里,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能够让他“肆无忌惮”地开始钻研数学。

在大学里,他的成绩依旧不算拔尖,不过大学里的图书馆给了他更多接触到数学研究的机会。

到了大二的时候,刘路开始研究数理逻辑,那个时候开始有同学问他问题的时候就发现,他的思路跟别人的不太一样,跟老师教的也不太一样,他的方法往往是更简单高效的,而且是让人不太容易想到的,为此也对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不过这个过程中,同学看法的改变对刘路来说并不值得关注,能够引起他兴趣的,是一个名叫“西塔潘猜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

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数理逻辑家西塔潘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

这个猜想提出多年,被很多世界各地的数学家验证多年都无法破解,而对数理逻辑极其感兴趣,并将数学看做自己生命的刘路也对此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刘路看来,这不是一道世界级数学难题,而是一道未破解的题目,一道等待着他破解后,依旧像往常一样的兴奋的题目。

“学渣”逆袭,20岁破解数学难题

因为常年学习数学,刘路与传统的学者对于数理逻辑的想法会有所不同,再加上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刘路在接触西塔潘猜想两个月后,就想到了用来证明这个猜想的办法,于是他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将证明过程完全写了出来,为了证明自己的验证过程,刘路将证明过程寄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那个时候的刘路才刚上大三,年轻人的想法总是很多,于是刘路在寄出这封信的时候,并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而是起了一个“刘嘉忆”作为署名,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实际上,那个证实了西塔潘猜想的刘嘉忆,就是刘路本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之前一直被称为“差生”,但当以“刘嘉忆”为署名的西塔潘猜想证明过程被《符号逻辑杂志》收到后,顿时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

当时著名数学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在看到这个证明过程后,兴奋不已,他研究西塔潘猜想多年都没能得到结果,在知道这个验证过程是一位中国大三学生计算出来的时候,他表示非常震惊并且佩服,还亲自给刘路写了信,表达了他的赞美。

21岁的刘路成为最年轻教授

刘路从一个“学渣”逆袭,从被其他人都不看好的偏科生,到年仅20岁就破解了世界级数学难题,其中依靠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并不是个天才,而是对数学“如鱼得水”般的依赖和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刘路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离不开数学,试问用这种精神进行研究,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刘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努力”的成果。当西塔潘猜想被人验证出来的新闻一出,在震惊世界数学界的同时,也让国内的舆论为之一震。

从小被认为是差生的刘路,在20岁的时候得到了国际数学专业杂志的认可,他所在的学校中南大学也开始对他有了独特的重视。

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在听说之后,收他做自己的徒弟,并利用自己的资源千方百计的为他创造条件进行研究。

中国科学院的三位院士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联名上书教育部,希望国家可以重视这位年轻的数学天才,于是中南大学破格录用刘路为正教授,21岁的刘路成为了最年轻的教授

这样的逆袭之路是如何走的,其实并不难发现,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路最大的兴趣就是数学,他愿意去研究,喜欢去探索,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他的努力和不放弃,不管身边的人怎么看,他都能毫不顾忌的去努力探索发现,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上天永远不会亏待努力的人!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3c7691bb2e905a36fab4a0c225fe93a.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第三届电力系统与能源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ICPSET 2024)将于2024年7月5-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会议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机产业学院。电力系统,新能源,智能,储能,配电站,碳排放,可再生
2024-07-05
第四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BAR 2024)
2024-06-28
第九届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与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会议(ISCTT 2024)
2024-06-28
第七届交通运输与土木建筑国际学术论坛(ISTTCA 2024)将于2024年6月21-23日在天津举办。
2024-06-21
第七届计算机信息科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术会议(CISAT 2024)定于2024年5月24-26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会议旨在为从事计算机信息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
2024-07-12
2024年第四届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ICCIR 2024)将于2024年6月21-24日在中国长沙举行。本次会议将荟聚世界各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院士博士硕士等研究人员。
2024-06-21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8555

23

2023-03-14

教育部官宣:博士扩招!目前在学61.25万!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43689

20

2024-03-05

3777

2

2024-03-12

重磅!施一公&颜宁,联合培养博士生!

施一公和颜宁,我国高教界非常著名的师徒,两人曾在清华大学携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成果。

4834

2

2024-03-08

郑强教授,受聘两所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聘请其为,医院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聘请其为战略发展顾问。

2714

2

2024-03-05

华师大老书记,施一公的祖父,成为亚洲最长寿男性!

施平老人迎来了他的113周岁生日......

4095

2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