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同济大学博士生3年发表14篇论文引争议,本人回应!

2022-08-31
14965

艾思科蓝.gif

博士生3年发表了14篇一作论文是什么水准?感觉毕业能直接去211高校当副教授了.....


近日,「如何看待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19 级博士研究生徐龙乾三年发表 14 篇一作论文(平均 2.6 月一篇)?」登上知乎热榜引起热议。


111.png


起因是有位题主经常在各大环境工程类的公众号里面看到关于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徐龙乾的研究成果。


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徐龙乾在博士期间一作发表了14篇论文,包括4篇WR,1篇EST等环境工程类顶级期刊。各种荣誉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22.jpg



平均下来2.6月一篇论文,而且还是一作!


题主表示自己一直写论文,3年也发不了那么多,更何况环境类学科需要不断实验不断试错,而且徐龙乾的导师也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大佬……所以非常疑惑。究竟是“灌水”?还是真大牛?

33.jpg

随后,徐龙乾本人亲自下场回答了该提问。

他表示,没想到竟然在知乎热榜看到自己,首先更正了一些细节,就是他本人18年毕业后申请同济大学没录取,在导师的帮助下在实验室当科研助理,等了一年再上的同济,因此至今在组里已经4年!

电化学实验可以同时进行好几个,因此效率相比传统环工出数据更快,这是毋庸置疑!

好几篇论文,特别是前期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成果有点水,后面才慢慢入了门,开始发表一些更高的成果,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吧

44.png

就算按照4年来看,这发文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通过搜索发现,不少文章的质量都很高,可以说是真的强!

先看看硕士阶段的成果:

55.jpg

据知乎@秦时盖聂 回答,徐龙乾硕士时期就有7篇一作,在一些学校都够博士毕业了。

博士阶段的成果依然很瞩目:


66.jpg



徐龙乾的科研之路到底是怎样的?在校官微上搜索到了有关于他的一些采访报道。

目前在做的科研工作?


徐龙乾,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生,导师为吴德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资源化,近几年主要围绕废水中资源的选择性分离和回收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至今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Water Research(2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篇)等环境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6篇,累积iF>270。

77.jpg

他的科研研究方向简单介绍就是废水资源回收,在环境领域不算是一个新方向,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是针对人类尿液中的氮磷,通过电化学法实现资源的选择性回收,希望从其中回收一些高附加值的资源。

88.png

学会「舒缓压力」


在徐龙乾看来,科研其实是一个机械又灵活的过程,其大致过程为:确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后,搜集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有足够积累后再去进行主观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徐龙乾来说,投稿被拒可能会有几天的焦虑,但可以很快调整过来。他的主要压力有两方面:琐事太多带来的时间上的压力,与他人比较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 

徐龙乾认为舒缓这些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科研,不管成果大小,当过程结束之后,都会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正向的激励。

99.jpg

科研经历丰富

如何管理时间?


作为一名普博生,徐龙乾表示课程学习基本在博一的上学期就全部完成了,虽然第一学期课程很多,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很少,但还是要把科研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徐龙乾自述

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为之后开展实验打好一些基础,包括阅读文献、了解课题组同学们的研究、向他们学习仪器使用等等。

我记得,在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前,我就提前开始准备实验所需的药品、搭建好了实验装置、做过一些探索性实验,那时我也有一个现在看来比较简陋的想法,考试结束后还有几周时间放寒假,利用这段时间做了很多实验,放假回家就可以写点东西,这样安排就很充实。

环境领域顶刊其实也就那两个,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出好的成果。我每个学期开始我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包括实验进度推进到哪里,要写几篇文章,写几个专利,随着知识的累积以及经验的丰富,越往后对自己要求越高。

如果仔细去看我的文章期刊的质量,其实是充满曲折但又总体向上的曲线,短时间可能无法看出自己的进步,但两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还是进步很大。

有很多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就逐渐放松自己的学习状态了,但徐龙乾说自己实验室的学习氛围真的很好,大家都很积极上进,也拿了很多奖学金。所以他认为这个主要是看学习的氛围,比如个人所在的实验室、寝室之类的。同时还是要做好时间管理,每学期、每学年,甚至整个研究生阶段都是要做好规划的。

研一上学期会被很多同学忽视,同时很多同学因为自身选择,在研一上学期会做很多其他方面的事情,徐龙乾建议要坚定走科研道路的同学,最开始不一定非要自己独立做出什么东西,打好基础很重要,多去教研室或者实验室,学习师兄师姐的思路。

同时也不要每次都是简单的打杂,要带着问题去做事,多主动思考,带着自己思考的结果多多请教老师或者师兄师姐,这样对于自身的能力会有更大的帮助。

微信图片_20220831091633.jpg

徐龙乾常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

攻坚克难,只争朝夕

将知识用于实际,多积累一些经验。或许就是科研之路可以顺利进行的不二法则。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募格学术整理自知乎、同济大学生、同济大学研究生会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艾思科蓝版尾.jpg

已收藏 2
点赞 6

学术会议

【ACM出版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2025年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AICSS 2025)
025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议将于2025年9月19日-2025年9月21日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 “进化算法和智能控制国际研讨会”旨在共同探探讨如何利AI技术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025-09-19
【经管文化主题|高录用快检索|合作Scopus】第七届经济管理与文化产业国际学术会议(ICEMCI 2025)
第七届经济管理与文化产业国际学术会议(ICEMCI 2025)将于8月29日-3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经济管理与文化产业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08-29
【8.29截稿 | 高录用 | 快速见刊】第七届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CESEM 2025)
第七届土木工程、环境资源与能源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CESEM 2025),将于2025年9月5日至7日在广州举行。节能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清洁能源开发/电气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和力学/电力系统
2025-09-05
【IEEE出版】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AIIM 2025)将于2025年9月19-21日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旨在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机械自动化”等学术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09-19
【IEEE出版!EI稳检索!接受纯工科】第六届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IM 2025)
第六届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IM 2025)大会旨在为从事现代化教育和信息管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平台
2025-09-19
【IEEE冠名会议】第七届IEEE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
第七届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CEPG 2025)将于2025年9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会议主要围绕能源电力与电网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9-12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9542

23

2023-03-14

教育部官宣:博士扩招!目前在学61.25万!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44797

20

2024-03-05

4737

2

2024-03-12

重磅!施一公&颜宁,联合培养博士生!

施一公和颜宁,我国高教界非常著名的师徒,两人曾在清华大学携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成果。

5672

2

2024-03-08

郑强教授,受聘两所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聘请其为,医院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聘请其为战略发展顾问。

3543

2

2024-03-05

华师大老书记,施一公的祖父,成为亚洲最长寿男性!

施平老人迎来了他的113周岁生日......

5880

2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