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Elsevier 、 Springer 、 Wiley 这些数据库等均采用在线投稿的模式,所以投稿者需对投稿系统有所了解。第一次投稿由于不熟悉投稿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多操作几次就熟练了。
论文写作非一日之功。前期要阅读大量文献,并将阅读文献做一个小记,这样不会出现读完后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参考文献选用打下良好基础。
说说论文接收后的工作吧,就是 移交版权 (你将出版权出让给期刊)。这时候官方的互动就不是你的事儿了,导师会跟那边交流。需要你的他自然会去找你。
一般情况下,投稿一周内会收到期刊编辑的邮件,会告知你的稿件已经给了审稿人。文章审理工作就此开始了。审稿人对你的论文进行评述,然后将意见反馈给期刊编辑,后者将意见反馈给你。
一般我们的论文稿件分为综述性文章与 实验性文章 。投稿时首先对自己的论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掌握目前该领域研究到了什么状态,研究的热点是什么。你的工作对当前研究有什么意义。
在使用参考文献检索到一些文章后,先要看看文献后的参考文献,国外文献一般都会很详细的列出,可根据参考文献相应的进行有目的的检索,如找到指定数据库的期刊,或者检索作者,作者的个人主页一般提供作者本人发表文献的下载(最好的资源),有些还提供作者的E-mal,可直接写信给作者,一般对方都会提供。
关键词的使用检索结果如何,和关键词的使用直接相关,所以,首先要弄清楚在英文中关键词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分别进行检索,而对于文献综述类。
文献检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数据库进行检索,但由于购买的电子数据库基本都只有1997年以后的文献,文献量比较少,而且很多领域属于落后于国外20-30年的研究,一般很难查到,即使能查到出处,但无原文。文献查找是个费时费力的事情,需要细心和耐心,反复查找,以下谈谈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功能进行文献检索技巧。
一般SCI从提交稿件到审结束大概要1~2个月,所以一般大多数人都是做完实验之后再写的,而我们刚开始写英文的论文时很慢,一般要一两个月,这样周期就长了。
正确理解看待sci这些误区你知道么:(1)是不是国外的杂志都是SCI?;SCI是不是高不可攀?
对于选杂志确实比较困难,首先要选“对口的杂志”,对于影响因子暂不提。杂志从接受手稿到发表的周期很重要。很多你做的工作别人也在同时进行着。很可能你的工作先完成的,而你投的杂志周期很长,别人后完成的,但是投的杂志周期很短,可能会先于你的发表。这就很郁闷的。所以选杂志要注意周期。至于怎么选确实很困难。
不管你写的好不好(当然不能太差,错误一大堆),一定要大胆的投稿。